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美智库文章“ 鲁班工坊”促进中非职业教育合作

来源: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 责任编辑:赵娜 2021-11-08 15:25:26

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11月5日发表题为《中国职业教育工坊寻求加强与非洲合作》的文章称,从历史上看,中非合作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方面,其中铁路、公路和能源项目吸引了最多的媒体关注。然而,对中国的非洲合作伙伴的长远利益而言,技能和教育培训也是中非合作中值得关注的一个关键领域。对于外国在非洲投资的一个基本假设是,它为当地民众提供某种技术转让机会,从而使其能够接触到有价值的劳动岗位,这通常以两种方式发生。促进技能和技术转让的第一种方式是雇用本地员工,并提供工作指导,让他们能够向同事学习。 

技能和知识也可以通过与当地社区的教育机构接触,以提供设施、技术支持、辅助技术和出国留学机会等方式来传授。 

为了发展非洲当地的人力资本,中非教育和技能合作在过去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较为重要的合作领域。中非在教育和技能培训方面的合作有多种常用方式,包括为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到中国大学学习以及在非洲伙伴国家建设学校等。 

中国为非洲学生提供奖学金来华学习,或许是中非教育合作最著名的形式。然而,中国也为改善和提升非洲国内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举措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这是非洲“人力资源开发”的更广泛目标的一部分,该目标始于2000年中国宣布设立非洲人力资源开发基金会,此后通过中非合作论坛作出的一系列培训承诺得到了加强。从2010年到2012年,来自54个非洲国家的27318名学员接受了培训。 

2015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宣布设立一批区域职业教育中心和若干能力建设学院,为非洲培训职业技术人才。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宣布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鲁班工坊旨在与世界分享专门的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来推进“双赢”的目标。 

鲁班工坊不仅符合中国在非洲资助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历史,也支持中国与非洲更广泛的外交和经济交往。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鲁班工坊等教育和发展项目投资以及其他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投资仍将是中国海外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实现中国通过人文交流拉近中非关系的目标外,每个国家的工坊都分别侧重于与东道国政府发展目标相一致的不同技术技能。 

鲁班工坊获得了非洲伙伴的普遍积极响应。埃及教育部副部长穆罕默德·穆贾希德说,与中国的这些项目“将增加就业机会,为毕业生打开一个新市场,并提供现代领域的就业机会”。乌干达科技与创新部长埃利奥达·图姆韦西杰说,他相信乌干达工坊将促进当地和非洲经济并充实乌干达的技术人才。 

鲁班工坊清楚揭示了中国希望中非合作向前发展的方向。中国正在两条战线上打一场具有挑战性的公关战:赢得非洲人民的认可和信任,并反驳越来越多关于中国在非洲的意图并不完全积极的论调。像鲁班工坊这样教育和培训非洲学生并且提高其参与中非合作水平的项目,可以使中国在非洲国家的形象得到积极的提升。 

相关推荐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经委执秘: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联合国副秘书长兼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克拉韦尔·加泰特7月8日表示,中国是非洲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架起丝路连心桥——新疆扩大中亚教育合作促进民心相通

近年来在中国中亚教育合作中,新疆扮演着越发重要的角色。今年,首届中国-中亚教育部长会议在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召开,会议宣布将在新疆设立中国-中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

马达加斯加外交部前秘书长:非中能力建设合作助力非洲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堪称奇迹的快速增长。如今,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参与者,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发展提供了经验、带来了希望,被许多国家视为值得借鉴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