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1-26 15:06:54

新闻发布会现场。 党田野 摄

“陕西将通过推进数字、绿色、健康三条丝绸之路建设,拓展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互补发展空间,深入培育开放合作新领域、新方向、新优势。”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迎军25日表示。

当日,陕西官方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该省“十四五”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规划。

近年来,陕西加快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国际产能合作、科技教育、国际文化旅游、丝绸之路金融五大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西安国际航空枢纽、上合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等都已成为陕西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名片,陕西“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作用持续增强。

“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将全面提升“一带一路”五大中心能级,结合该省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创新合作模式,为打造南北联通、东西畅通、双向互济、全域开放、竞争有序的内陆开放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聚焦重要通道和重大平台,推动西安“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亚欧陆海贸易大通道、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一带一路”文化贸易展示中心等工程建设,力争取得更多实实在在的可视性成果。

据了解,陕西省本月正式步入“百对友城”时代。陕西省委外事办公室副主任黄勇表示,该省将精心筹备重大人文交流活动,并通过“云外事”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政府和民间的人文交流。同时进一步扩大海外“朋友圈”,推动友城建设与中欧班列开行、国际航线开通及合作项目落地相结合,广泛吸引民众参与对外人文交流活动,加大市、县国际友城建设力度,促进民心相通。

刘迎军表示,到2025年,陕西将建成连通内外、便捷高效的海陆空网综合大通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形成具有陕西特点和优势的创新发展体系,建成中华文明—丝绸之路旅游核心区,成为特色鲜明、辐射西部和欧亚国家的区域性金融聚集区。

相关推荐
陕西西安:更多企业“坐上”中欧班列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欧班列(西安)今年以来开行超3000列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陕西一位老人的红色记忆博物馆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