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1-12-02 13:08:03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记者王优玲)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就业导向、适应市场需求,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扩容提质。会议提出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支持,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等。

权威数据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达到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5倍以上。

“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占比不断提高,但与庞大的劳动力比还是偏低,现在还不到30%,与德国、日本等制造业强国差距仍较大。未来高质量劳动力短缺问题可能会更加尖锐。”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高杲说。

会议指出,“十三五”期间,职业技能培训取得长足进展,开展职工、农民工、贫困劳动力等补贴性培训近1亿人次,特别是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实施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对稳岗促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说,未来要在改善需求、优化供给、强化服务,尤其是青年职业精神教育培训上下功夫,以解决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问题。强化平等公共服务和权益保障等举措,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并依托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发挥更大作用。

会议确定,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培训农民工3000万人次以上。提高面向就业创业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

会议还强调,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发挥企业培训主体作用,加强稳岗培训,健全职工技能培训机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支持企业开展职工在岗培训,强化重点群体就业培训,力争实现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超过7500万人次。

此外,会议提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支持政策。要求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对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等的支持。落实培训经费税前扣除政策。对购买用于培训的相关设备,予以税收支持。研究继续运用失业保险基金开展稳岗和职业技能培训。

相关推荐
清华大学师生走访阿联酋两所大学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智汇阿卡”实践支队日前赴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分别走访位于阿布扎比的穆罕默德·本·扎耶德人工智能大学和哈利法大学,就人工智能、电子工程等领域前沿技术、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展开交流。

中非合作论坛|综述:中国技术助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

加强技术人才培养,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拓展,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非洲人口困境、充分发挥人口红利的必然选择。近些年来,中国加强同非洲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提供技术人才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支持,在多个领域收效显著。

香港大学与上海临港集团合作加强科研与人才培养

沪港合作会议第六次会议26日在香港举行,双方在多个领域签署共20份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