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与东盟智库专家共商深化蓝色经济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1-12-23 11:09:28

以“蓝色经济:开启中国-东盟合作新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海南)-东盟2021智库论坛”22日在海口举办。来自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专家学者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参会。

本次论坛为期一天,设置“RCEP框架下海南自贸港建设与中国东盟深化合作的新机遇”、“中国-东盟蓝色经济伙伴关系构建的前景与展望”等议题。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王胜致辞称,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面临的共同而紧迫的任务之一,双方应加强在蓝碳环境修复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渔业转型;推动在海上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合作,构筑起“蓝色”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国际蓝碳市场机制建设,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全球蓝碳市场中的话语权和议价能力。

菲律宾亚太发展道路基金会主席、菲律宾前能源部长拉斐尔·洛提拉说,南海沿岸国家应团结起来,以蓝色碳汇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本地区的影响。他说,南海沿岸国应积极发展“碳汇渔业”,共同建设南海自然保护区以及渔业监管机制。他还希望中国帮助东南亚国家发展近海风电、波浪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技术。

新加坡国际事务研究所研究员胡逸山说,中国与东盟之间要加大教育、旅游等传统领域蓝色经济合作进程。他还说,“企业应在蓝色经济合作中发挥主要作用,各国要搭建平台扶植创业型企业成长。”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即将生效,中国和东盟将迎来经贸合作新机遇。广西大学副校长范祚军表示,双方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区域整合,能更好应对疫情带来的全球经济危机和全球化的低潮。他建议紧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加速探索数字化转型和发展,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域内产业更新迭代。

专家指出,海南自贸港在中国-东盟关系构建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中国服务贸易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嘉珊说,海南与东盟国家在服务贸易合作空间广阔,如在旅游贸易上,共同建立面向全球的旅游品牌;金融服务贸易方面,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共建东南亚金融圈;医疗服务贸易领域,共建跨国医疗服务平台;教育服务贸易合作上,可借助“留学海南”品牌,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