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淮北烈山区:沃野田畴织锦绣 生态文明谱新篇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15 12:27:48

2021年以来,安徽淮北烈山区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宜居乡村美起来

“土路变成了水泥路,不再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里有了保洁员,环境干净多了,大家住得更舒心。”烈山区烈山镇南庄村村民周圣李说,现在村子变化很大,尤其是居住环境,路硬化了,路灯亮了,还新增了几处休闲场所。“皖北川藏线”的通车更是让南庄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也是基础之一。近年来,烈山区对化家湖、新北沱河、闸河、龙脊山水库等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促进生态环境提升;加大对泉山、卧龙山、花山等采石宕口的生态环境治理,打造群众休闲公园。

10.2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工程、9公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大中修项目已全部完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的5.2公里毛头山森林防火道路完成施工,4公里人行防火通道二期工程完成铺砌。农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达标20家……

特色产业火起来

“山又高来水又深,一根井绳十八斤,砂礓坷垃硌脚心,有女不嫁榴园村……”一曲民谣唱出了烈山区烈山镇榴园村村民曾经生活的困苦。如今,信步在榴园社区,这里有四季榴园国家4A级景区、明清石榴园精品民宿、交易大市场、四眼井纪念馆……村子实现了华丽转身。而依托石榴特色产业形成的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如石榴汁、石榴酒、石榴盆景等都成了群众增收的重要手段。

同样,宋疃镇的和村,拥有梨园1200亩、桃树600亩、苹果树近万亩,“和村苹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现在,村子形成春季花香四溢、秋季硕果累累的天然美景。通过端稳“果盘子”,群众腰包早已鼓了起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烈山区乡村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异军突起。

文明乡风浓起来

“吴佳瑜老师是村里年轻人的榜样,她影响了许多人。”烈山区古饶镇赵集社区道德评议会会长、党总支委员赵丹讲述着“淮北市最美媳妇”、赵集小学教师吴佳瑜爱老敬老的感人事迹。吴佳瑜的婆婆去世后,特别是2017年公公脑梗住院以来,她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悉心照料老人,成为流传在赵集的一段佳话。

民风淳,乡村兴。烈山区持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破立并举,积极培育新型社会主义文明乡风。通过创新多种举措、开展多样活动,不断催生农村原生动力,使农村精神文明、群众面貌焕然一新。

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去年以来,烈山区各个镇街通过完善村规民约,组建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委员会“一约四会”,引导村民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让文明新风吹遍乡村各个角落。

改革探索富起来

“五年后进入盛果期的两个园子,将使我们村呈现出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的喜人景象。”烈山区宋疃镇黄营村党总支书记李进介绍说。今年春节过后,该村将灵枣基地南部荒山改造成精品李子园,在后李庄姬沟河东侧建设“苏翠一号梨”种植园,统一由村集体从农户手中承包过来,除村集体管理一部分外,剩余部分承包给种植大户,实现了村集体、群众、种植户“三赢”局面。

淮北市烈山区正一步步把乡村振兴的“设计图”变成“施工图”。下一步,将在产业、人才和资金等方面持续发力,为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真正发挥先行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刘露  杜磊

相关推荐
万宁尖岭村:高质量党建“引擎”驱动乡村蝶变

近年来,在万宁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相关乡村振兴派出单位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发力下,尖岭村的鹧鸪茶种植、桨板运动等产业发展初具雏形,村容村貌得到有效改善。

陕西靖边县:“三链”融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靖边县龙洲镇组织电商培训,意在培养一批懂网络、会营销的“新农人”,助力更多农户和合作社“触网”转型,让电商成为农产品出村出山的“新引擎”和“快速路”。

哈中合办“阿拉木图绿色出行周”

“阿拉木图绿色出行周”环保公益活动16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市启动。这项活动由阿拉木图市政府、中国驻阿拉木图总领馆、中国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志愿服务组织联合主办,旨在鼓励当地市民加入绿色出行,共同建设清洁、美丽、宜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