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小溪镇:稻花香里说丰年 农民丰收乐开颜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26 09:18:25

时值深秋,正是水稻丰收的季节,在安徽省五河县小溪镇,沉甸甸的稻穗为田野披上了“金装”,收割机来回穿梭,田间一片丰收景象。

水稻是五河县小溪镇的主要粮食作物,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在2.1万亩左右,2台联合收割机在一片金黄色的稻浪中“驰骋”,轰鸣的马达声震得人心颤,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

“今年的水稻收成还是不错的,你看这稻穗儿大,籽粒又饱满,今年虽然干旱了一个多月,但多亏了党和政府及时抗旱保苗,整体来说对水稻生长影响不大,亩产量基本可以维持在1100斤左右。而且现在都是机械化收割,省时又省力。”村民赵大爷指着正收割的水稻高兴地说。

近年来,五河县小溪镇坚持在保粮护田上做文章,在农民增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兴修水利设施、发放种粮补贴、推进“两强一增”行动落地见效、做好科技特派员制度等,让“粮田”变“良田”,把“撂荒地”变“聚宝盆”,切实保护了粮食安全,增加了农民收入。(蒋克雷)

相关推荐
通讯丨“今年旱季的水稻生产有希望了!”——记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

自1998年起,中国援几比农技专家组就扎根于巴法塔地区,迄今已派驻超过230名专家,他们在当地进行水稻良种选育和高产栽培示范、组织水稻种植技术和农机维修保养技术培训等。

一颗“中国心”,装下“世界梦”

大家好!认识一下,我是一颗水稻种子。考古学家说,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那时的中国浙江省上山村,原始上山人开始种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稻米。

中非农业合作研讨会在卢旺达举行

以“推动中非农业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未来”为主题的研讨会21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