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一颗“中国心”,装下“世界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路佳琪 2024-10-08 21:35:22

大家好!认识一下,我是一颗水稻种子。考古学家说,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一万年前。那时的中国浙江省上山村,原始上山人开始种植世界上最早的驯化稻米。

82ff56cb95d743ac81a4353eccb16fa1.JPEG

一物生,万物生,伴随稻作农业的发展,村落、城邦逐渐形成。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在传承中不断演进。

尽管我很早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繁衍,但真正开始得到优化和培育,也不过短短100年左右时间。

20世纪2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的先驱者们,正式开启水稻现代科技育种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们攻克矮化育种技术,让我克服了倒伏等问题,产量增加20%-30%。到上世纪70年代,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攻克并推广杂交水稻,我的增产由此按下加速键。

7e6a2e6f7e3c499c98f7c9ec5caa0c16.JPEG

袁爷爷曾经说,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则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如今,种植杂交水稻,已成为肯尼亚、马达加斯加等诸多非洲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粮食自给自足的重要途径。

小小的我,生于中国,长于中国。我跨越过千山万水,最终只为惠及五洲。

主创:李颖、赵环宇、邓媛、谭申豪

相关推荐
通讯丨播撒希望的种子——“非洲母亲新农场”托起马达加斯加妇女与家庭新未来

“非洲母亲新农场”是由中国湖南省妇联牵头,联合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袁氏种业公司推动的对非农业合作项目,旨在通过技术培训与资源支持等方式,帮助非洲妇女提升劳动技能,促进减贫与性别平等。

通讯丨希望的田野上收割机隆隆作响——中国援乍得农技援助项目举办“丰收节”

清晨,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乍得哈杰尔-拉米斯省杜吉亚区的米代金村。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几台崭新的收割机犹如小船驶入金色海洋,轰鸣声与农民的欢声笑语交织。

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举办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主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承办的第三届水稻生殖隔离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昆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