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四川推动“旅游+科技”融合发展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许振威 2017-09-11 08:54:09

新华社成都9月8日电(记者张超群)6日在绵阳举行的四川省旅游业新技术应用大会上,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四川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发布《四川省旅游业新技术应用导则》和《首批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名单》,推动四川旅游业形成“旅游+科技”的发展方向。 

《四川省旅游业新技术应用导则》中涉及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可穿戴智能设备等五大类21项新技术,旨在将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作为四川旅游发展创新的动力和重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汶川映秀防灾减灾科普基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景区等10个单位成为首批省级科技旅游示范基地,率先推进旅游与科技融合。 

2016年四川省共接待游客6.3亿人次。四川旅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泡沫封堵加微生物降解技术研发出无异味、零污染、零排放,节水效率达99%的环保厕所。目前,游客可在四川海螺沟景区、巴中恩阳古镇、甘孜州石渠县景区、稻城亚丁景区体验这类环保厕所。 

未来,全景技术可以实现游客在网上观看景区360度全景,选择心仪的游览路线;虚拟现实技术能让游客置身难以企及的山峰、深谷一探究竟;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用手机一扫就能看到眼前残缺的历史文物、古迹遭破坏前的模样;无人机技术赋予游客“上帝的视角”观风景…… 

四川省旅发委主任傅勇林表示,今后,旅发委70%的工作重点应放在旅游产业上,从关注A级景区转为关注旅游综合性产业。

相关推荐
科技重塑生产链,新疆棉“丝路出海”

在智慧农业的精准赋能下,万亩棉田实现“荒漠变绿田”的奇迹;通过创新制造深度转化,棉花拓宽应用,延伸产业链;依托丝路物流高效链接,新疆棉花沿着共建“一带一路”销往全球——近日,记者跟随“沿着高速看新疆”采访团,领略了科技支撑新疆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别样风景。

从脑科学到猕猴桃——中外联合实验室奏响“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交响曲

联合实验室作为中国对外科技合作创新的重要平台,旨在通过中外科学家的务实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创新之路建设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特稿丨中国科技进步的世界注脚——从自然指数看中国“十四五”科研成就

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浪潮中,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为世界科研的重要引擎。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2025科研领导者榜单显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并仍在迅速扩大领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