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07 15:19:41

从11月5日召开的首届全国智慧灌溉论坛暨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会议上获悉,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4亿亩发展到2021年的10.37亿亩,在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约50%的灌溉面积上生产了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经济作物。当前我国耕地灌溉率高达51%,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8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灌溉科技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会上,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副司长吴洪伟介绍,到今年年底,全国将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的面积也超过4亿亩,农田灌溉方式进一步向集约节约转变。我国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已经由1997年的492立方下降到2021年的355立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了0.568。实践证明,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要从“工程、农艺、品种”三方面全方位加快推进高效节水灌溉,进一步激发高效节水灌溉创新发展的动力。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水战略研究中心揭牌成立并发布首个《智慧灌溉热点前沿报告(202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所长周国民表示,智慧灌溉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灌溉工程,以数据知识为基础、模型算法为核心、装备产品和系统平台为载体,通过灌溉全过程全环节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节水、高效、高产、优质协同。智慧灌溉将向“信息感知数字化、变量作业精准化、决策支持智能化、应用服务场景化”发展,不断构建农业水效全国一张网,实现灌溉全过程智慧化管理,有力推动智慧灌溉科技的政产学研用融合,科技支撑我国现代农业发展。

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和国家灌溉农业绿色发展联盟承办。

相关推荐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一批农机装备

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巴基斯坦“新农人”求学陕西杨凌 共绘中巴农业合作新图景

4月21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在陕西杨凌开课。培训期间,来自巴基斯坦的“新农人”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学习种子生产与加工、牲畜疾病监测与防治等领域的知识。

陕西定边县: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2024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252.2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09亿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