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俄媒:中俄人文合作体现特殊价值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2-11-25 17:30:49

参考消息网11月24日报道 据塔斯社11月22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22日在俄中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表示,尽管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但俄中人文交流仍在发展,两国的合作尤为珍贵。

会议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召开,由戈利科娃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共同出席。

戈利科娃说:“双边合作建立在我们两国人民之间的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今天,在世界发生变化的背景下,我们的合作具有特殊的价值。人文交流在俄中全方位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但这些合作仍在继续并不断发展,这无疑有助于加强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此外,戈利科娃指出,两国在教育领域的合作仍在继续。俄罗斯政府2022-2023学年为中国公民提供940个赴俄高校学习的名额,2023-2024学年名额预计将增加至1000个。

据报道,俄罗斯高度评价中国奉行的不允许将卫生问题政治化的立场。这是俄副总理戈利科娃22日在俄中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表示的。

戈利科娃说:“我们高度评价中国奉行的不允许将卫生问题政治化的立场。俄中一直在不断交流传染病防治领域的经验,尤其是在新冠肺炎领域。”

她表示,疫苗研发方面的合作也在继续进行。

她补充说,双方在药品和医用产品安全领域的合作取得了重大成果。在一些新的领域,合作也在推进,包括在遏制艾滋病传播、精神病学领域的合作,以及减少流行病和紧急情况对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等。

相关推荐
从“感知中国”到“分享中国”

中国积极推动各国人民来华参观交流的生动实践,不仅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更为不同文明相互了解、相互欣赏、相互借鉴提供了范例,注入了动力。

综述|地方人文交流促进中国-中亚民心相通

从携手文化遗产保护到加强博物馆交流再到深化高校合作,中国-中亚地方人文交流合作呈现勃勃生机。6月22日,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举行的“丝路传音:中国-中亚媒体智库合作与城市文明对话论坛”上,多国政府官员、智库学者与媒体人士认为,加强地方间人文交流,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国家之间民心相通的有效途径。

新华鲜报丨共赴这场“东方之约”!南博会多元交融有看点

6月19日,以“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为主题的第9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9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昆明正式启幕。来自南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老朋友、新客商们来到昆明,共赴这场“东方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