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新能源成为中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1-05 08:48:45

新华社郑州1月5日电(记者翟濯)近年来,河南省持续发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已成为省内第二大能源装机类型,为支撑中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能源“引擎”。

在河南省襄城县库庄镇关帝庙村,蓝色的光伏板在农家屋顶上熠熠生辉。2021年8月,河南省出台《河南省加快推进屋顶光伏发电开发行动方案》,襄城县成为河南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的66个试点县区之一。测算显示,该县可用屋顶面积约38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可达30万千瓦。

关帝庙村之变正是河南新能源大规模增长的缩影。以襄城县所在的河南省许昌市为例,“十三五”期间其光伏、风电装机从2万千瓦、0千瓦分别跃增至58.8万千瓦、40.1万千瓦。

据了解,在需求侧用电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河南电源结构在供给侧也在持续调整。“十三五”期间,河南省累计关停落后煤电机组587万千瓦。与此同时,全省新能源装机增长了近20倍。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电网以光伏和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分别为1866万千瓦和1873万千瓦,合计占比达到32.8%,成为第二大电源。《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提出,计划到2025年全省能源消费增量的50%以上由非化石能源满足,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

为使新能源发电出力更加可靠,河南省还大力推进各类储能建设,确保新能源发电在对传统能源发电的替代中电力系统稳定。

2022年11月28日,随着周口勇铭储能电站首次送电成功,河南省首个新能源配建储能项目成功并网。据了解,目前河南全省规划在建储能总装机容量超过300万千瓦,规模化投运后,将在用电高峰时段有效发挥顶峰作用,缓解迎峰度冬用电负荷高峰期间保供压力,提升电网调峰、调频支撑能力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随着清洁能源从补充性能源日渐升级为主要增量能源,将会重塑传统电网结构。”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总经理钟筱军说,既要发挥火电“托底”保供作用,又要实现新能源发电对传统能源发电的可靠替代,只有这样才能在“攻守转换”中确保电力系统平稳转型升级。

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进入“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边界条件、发展定位、建设方式都已发生较大改变,河南省将持续推动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向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标迈进。

相关推荐
海南省能源协会携手桂林洋开发区共筑自贸港“零碳园区”新典范

4月24日上午,海南省能源协会会长、农工党省能源支部委员会主委吴太能率会员单位代表,赴海口桂林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新能源专题调研。

陕西靖边县:风电能源暖万家

作为中国华能陕西公司在陕西布局的首个新能源发电项目,华能靖边风电场当前正源源不断地将风能、光能转化为清洁电能,送往千家万户。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