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4地新获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牌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5-23 16:10:20

新华丝路罗马5月23日电(记者贺飞)联合国粮农组织22日在该机构位于罗马的总部举行2023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授证仪式,向新增认定24个遗产地的代表颁授证书。

自2018年举办的上一届授牌仪式以来,粮农组织新认定了24个遗产地,分别来自巴西、中国、厄瓜多尔、伊朗、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摩洛哥、西班牙、泰国和突尼斯12个国家。

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授证仪式上致辞时指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堪称“生物多样性宝库”,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这天予以强调,有助于推动各方“增进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了解和认识,表彰当地社区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所做出的贡献。”

他还表示,对遗产地开展持续监测、适应性管理及创新开发至关重要,有助于推动遗产地不断发挥作用,克服气候危机等当前和未来挑战。

获得证书的遗产地中有4个来自中国,分别为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福建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和浙江庆元林-菇共育系统。

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广德福说,中国用占世界不到9%的耕地、6%的水资源,供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得益于中国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运用各种要素及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力,也与坚持因地制宜、顺应自然、生态循环的农业发展理念密切相关。

他表示,中方愿与各国一道努力,共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事业的投入,支持粮农组织充分发挥好在这一领域的引领作用,不断扩大农业文化遗产工作的国际影响力,为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推动实现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粮农组织正于22、23日举办系列活动和沉浸式体验展,宣传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计划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农民生计、加强人与环境之间纽带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2002年,粮农组织发起实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旨在建立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及其相关景观、生物多样性、知识和文化的保护体系,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与保护,使之成为传统农业系统可持续管理的基础。截至目前,获得该机构认定的遗产地总数达74个。

相关推荐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推动几内亚比绍农业发展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北省分行向省内某科技型种业公司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方案,为企业实施几内亚比绍农业技术合作项目提供有力金融支持。

全球连线丨巴基斯坦学员中国农科城“取经”

7月17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首期292名学员在中国农科城杨凌集体举行结业仪式。巴基斯坦学员表示,在中国系统地学习了现代化农业技术的相关知识,收获颇丰。

澜湄流域玉米重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在昆举办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主办、云南农业大学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联合承办的澜湄流域玉米重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在昆明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