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023丝绸之路周”推出敦煌主题大展

来源:新华社资源-浙江分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3-07-13 09:47:58

新华社杭州7月13日电(记者冯源)“都护西域骑都尉”,这枚记载有官职的汉代简牍见证了近2100年前,西汉中央政权在西域设官、驻军、推行政令,行使国家主权的重要历史。这件简牍千里迢迢从甘肃来到浙江展出,还见证了一段历史佳话:第一任西域都护郑吉,家乡就在如今的浙江。

据史料记载,郑吉是会稽山阴人,此地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他从普通士卒起步,在西域立下大功,后被朝廷封侯。对于郑吉的贡献,《汉书》中有“汉之号令班西域矣,始于张骞成于郑吉”的评价。“文明大观——丝绸之路上的敦煌”大展12日下午在浙江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同时拉开了“2023丝绸之路周”的序幕。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承办,甘肃、浙江和辽宁的9家博物馆协办。其中,甘肃的协办方包括了敦煌研究院、敦煌市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浙江的协办方有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和绍兴市上虞博物馆。协办方中还有辽宁大连的旅顺博物馆,它同样收藏了众多珍贵的敦煌文物。

此次展览共展出文物100余件,分别从古代敦煌的政治与经贸、古代敦煌的社会与生活、浙江与敦煌的千年之缘和敦煌洞窟与壁画艺术等四个方面,展示敦煌作为丝绸之路咽喉要塞的重要作用,展现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文明交流和互鉴。在“浙江与敦煌”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最早发现敦煌藏经洞价值的是浙江籍著名金石学家叶昌炽;此后,浙江籍的两位学者罗振玉和王国维同样为敦煌学贡献卓著;“敦煌守护神”常书鸿和“敦煌女儿”樊锦诗也都是浙江杭州人。

“2023丝绸之路周”主题为“丝路同行 互鉴共赢”,由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承办,中国丝绸博物馆执行承办,邀请匈牙利为主宾国。本届丝路周还将举办多场展览、论坛和讲座,并在线上推出丝路文物海报接力、百馆百物短视频接力、“遗产点亮丝路”直播接力、丝路纹样填彩游戏、丝路周超级锦鲤活动等丝路文化推广活动。

相关推荐
巴西举行“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赠书仪式暨“良渚·世界文明对话”青年体验活动

10月24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赠书仪式暨“良渚·世界文明对话”青年体验活动在巴西圣保罗大学举行

“敦煌之约”:全球智慧共谋文化城市发展

10月13日,以“文明交响 和合共鸣”为主题的“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开幕式在此举行。来自10个国家的市长、市长代表、驻华使节、青年汉学家等齐聚敦煌,聚焦文化城市治理的机遇与挑战、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等议题展开对话。

从敦煌出发,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化多领域合作

2015年,兰州大学携手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47所高校在敦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旨在共建高等教育共同体。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介绍,十年来,联盟“朋友圈”不断扩大,如今已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的197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