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3)》发布 新加坡港、上海港保持世界一流港口领先水平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07-18 21:05:35

新华丝路北京7月19日电(于青) 港口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和重要支撑。18日,第七届海丝港口国际合作论坛主论坛在宁波举行,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在论坛上联合发布《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评价结果显示,全球34个样本港口2022年综合评价最高水平为87.4分,平均水平为65.3分。

da56feef2c5e4e1fbb02e852805268e9.png

图为报告发布现场(从左至右分别为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事业部总经理金雷,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清,浙江省海港集团、宁波舟山港集团副总经理孙大庆,山东港口烟台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国田)

据介绍,报告将综合得分排名前十位的港口划分为“世界领先”与“世界前列”两个层级。在最新一期评价中,新加坡港、上海港保持了“世界领先”水平。鹿特丹港、宁波舟山港、釜山港、深圳港、青岛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汉堡港、香港港等8个港口处于“世界前列”梯队。特别是深圳港、青岛港2022年整体表现有较大提升。

a923adf8e3584143a557c2011da49867.png

图为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结果(2023年报告)

在报告世界一流港口典型案例章节,选取宁波舟山港进行了分析解读,总结了其在规模领先、多式联运、智能码头、绿色发展、船舶产业、燃油供应、航运保险等方面的发展经验。

中国经济信息社“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项目负责人、经济智库事业部副总经理曹杰介绍,2023年的报告做了两方面重要升级:一是对样本港口库进行更新,评价港口从29个增至34个,基本覆盖全球主要区域。二是推出世界专业化码头典型案例,重点展示日照港石臼港区智慧绿色铁矿石码头、烟台港西港区供应链枢纽型铝土矿码头的创新实践,更加深入地挖掘展示中国港口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宁涛表示,自2021年报告首次发布以来,有关成果获得了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是一项创新之举,也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希望各界积极参与,为全球港口发展评价贡献更多智慧,为我国推进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提供更好的指标引领和标杆示范。

《世界一流港口综合评价报告(2023)》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联合编写,报告以《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为主要研究依据,通过构建世界一流港口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对34个全球主要样本港口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世界一流港口建设提供参考指引与智力支撑,同时为主管部门、港航企业、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提供更为全面的全球港口信息产品和评价咨询服务。


相关推荐
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

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外贸航线数量持续增加,截至7月底,新增13条集装箱航线、4条件杂货航线和5条海铁联运线路。目前,青岛港外贸航线累计达233条,通达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

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持续优化外汇服务 助力打造中东欧经贸合作首选之地

宁波是我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的重要开放平台,2018年获批全国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自2019年起已举办4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宁波市分局多措并举,用好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惠企政策,推动辖内企业对中东欧经贸合作跨境结算更快捷、贸易更多元、投融资更便利、资金更安全

向世界亮出“宁波名片” 10家甬企组团亮相北京机器人展

这几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全球超200家企业汇聚一堂,共同描绘机器人的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