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3-11-10 09:48:33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记者吴雨)中国人民银行7日表示,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稳步扩大金融市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着力推进金融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吸引更多外资金融机构和长期资本进入我国金融市场。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了解到,目前,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范围已从境外央行类机构、人民币境外清算行和参加行,扩大至境外持牌金融机构以及养老基金等中长期投资者;熊猫债发行主体扩大至外国政府类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

据介绍,目前,熊猫债累计发行量约7500亿元人民币,较2017年末增长240%;黄金市场国际板国际会员达103家,累计交易规模24.6万亿元人民币,是2017年末的6.8倍。

中国人民银行还积极联通内地与香港金融市场:2017年7月债券通“北向通”开通,2021年9月“南向通”落地,2023年5月“互换通”上线……我国金融市场展现出更为开放的姿态,外资机构不断加大在华投入。

在一系列举措推动下,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有关人士介绍,中国债券先后被纳入彭博巴克莱、摩根大通、富时罗素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充分反映全球机构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金融持续扩大开放以及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阶段,在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的原则下,稳步扩大金融市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不断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为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相关推荐
权威访谈|胸怀“国之大者” 锚定金融强国发力——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如何锚定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发力?对此,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建设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田国立。

权威访谈|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10月底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下一步,如何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如何履行好大型银行职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新华社记者专访了中国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葛海蛟。

澳大利亚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35%

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央行)5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4.35%,同时将外汇结算余额利率维持在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