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澜沧江-湄公河地区创新走廊建设共同倡议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3-12-26 09:26:14

新华社北京12月26日电  澜湄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相通。在多年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澜湄地区科技创新合作框架,有助于推动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设更加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在互利、共赢、平等、包容、开放、共享原则下,并在尊重《联合国宪章》《东盟宪章》、相关国际法与国内法律、规章及制度的前提下,澜湄六国提出以下合作倡议:

一、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在澜湄区域合作各项议题中的作用,加强澜湄各国科技创新政策交流与对接,重点围绕科技人文交流、联合研究项目与平台、科技减贫、产业创新、卫生健康、数字信息技术、绿色技术、技术转移、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二、加强科技创新人才交流互动。通过多种交流计划和合作研究鼓励人才流动,扩大科技人文交流规模,加强学者访问与联合研究,重视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

三、重视科技创新在减贫合作中的作用。分享各国在科技减贫中的成功实践和经验,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合作开发与应用推广,支撑澜湄各国对减贫与民生改善的需求。

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探索建立区域研发中心网络,支持澜湄国家经济与产业区域发展。

五、支持卫生健康领域的科技合作。分享应对新冠疫情的合作经验,在疫苗研发、流行病学、数字增强医疗技术、包容性健康技术等领域深化科技合作,共筑区域健康安全屏障。

六、深化数字领域科技创新合作。通过开展联合研究、技术示范、国际培训等多种形式,共享经验与最佳实践,拓展澜湄各国在新兴信息技术的创新合作,为各国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驱动力。

七、提升绿色技术合作水平。在可持续水资源、清洁能源、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大合作力度,加快构建区域低碳绿色产业链,打造环境友好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

八、促进创新创业的国际合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竞赛、技术转移、技术对接、初创企业推广、高技术园区合作、路演等活动,加强澜湄各国创新创业资源、学术界与初创企业的交流互动,探索新型孵化服务模式,形成更具活力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

九、探索建立澜湄地区创新走廊会晤机制,根据需要举行会议,就创新走廊建设政策协调、新兴技术趋势、合作平台与项目等优先议题进行商讨。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主体参与,建立多样的合作机制与平台。

十、澜湄地区创新走廊建设的牵头机构为柬埔寨王国工业和科技创新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技术与通讯部,缅甸联邦共和国科技部,泰王国高等教育、科研与创新部,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科技部。

相关推荐
“携手播撒合作种子”——上合峰会在津首场配套活动聚焦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上合组织的“中国年”。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在天津主办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

澜湄潮涌,一脉相连——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亮点微纪实

澜湄六国自古共饮一江水。近年来,六国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通力合作,秉持“发展为先、平等协商、务实高效、开放包容”的澜湄精神,不断编织融通网络、促进政策协调、加强创新引领、推动人文沟通,持续为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添砖加瓦,续写辉煌。

畅游澜湄 沿河有喜

随着澜湄六国间民间交往日益频繁,2024年,中方决定面向湄公河五国颁发“澜湄签证”,为符合条件商务人员审发5年多次来华签证。与此同时,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落地,“China Travel”(中国旅行)在海外迅速走红,跨境旅游迎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