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发展“庭院微经济” 绘就振兴新图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1-04 16:39:44

一户庭院一处景,一家美带动家家美,家家美带动乡村美,一座座美丽庭院为乡村添“绿”增“颜”。近日,走进安徽宿州市泗县的乡村院落,一幅生态良好、乡风文明、美丽宜居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以前院子堆满了杂物,不太美观,自从镇里和村里干部帮我们规划,院前院后种上了玫瑰花,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能额外增收,现在我们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都很高。”泗县刘圩镇潼南村村民曹苏枝高兴地说。

村民在认真分拣玫瑰花  (姚森 摄)

近年来,刘圩镇鼓励支持村民在房前屋后、沟边塘边、废田废地种植食用玫瑰花,形成了独特的“庭院经济”。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玫瑰产业,该镇安排衔接补助资金117.32万元,在老潼河沿岸新增种植食用玫瑰花495亩,形成以潼南村为产业中心“点”、老潼河为示范种植“线”、周边村为扩展种植“面”的产业布局。截至目前,刘圩镇共有4个行政村20多个自然庄的200余户农户常年种植玫瑰花,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庭院虽小,作用不小。当闲置土地资源被有效盘活,业态繁多的“微经济”正激活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去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大背景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需要。发展‘庭院经济’是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方式之一,下一步,我们将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探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将乡村、文化、旅游、产业等要素叠加,把农家庭院建成‘增收园’,助力乡村振兴。”泗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安如表示。(杨雪)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数字育苗”呈现强劲好苗头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泗县蔬菜育苗产业正孕育着蓬勃发展的“新苗头”,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提供生动范例。

安徽泗县:大运河文化赋能社会治理新实践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泗县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精神的时代价值,将其融入社会治理各环节,通过理念创新、机制优化、载体拓展,探索出一条文化赋能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安徽泗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打通便捷通道,方便群众办事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泗县数据资源局聚焦“办事更高效、服务更暖心”,先后推出“一窗通办”“容缺受理”等20余项便民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