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泗县虹城街道:“土特产”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4-01-11 15:33:41

安徽省宿州市泗县虹城街道陈刘村位于奎濉河北侧,辖区内有泗许高速,宿淮铁路,交通非常便捷,总人口4633人,1295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行政村,党总支下辖邢陈、姜刘两个支部,共有党员118人,全村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全村土地面积18333亩,其中耕地面积15570亩。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陈刘村在虹城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村集体经济发展逐渐迎来了新的机遇。而在这个过程中,“土特产”这个词语开始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起来。实际上,“土特产”在很多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内部的商业价值也日益凸显,而其背后也隐藏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发展思路。

首先,对于陈刘村的发展来说,“土特产”的地域性和特殊性是其独特价值的体现。每个地方都有其自己独特的物产资源,比如泗县的红薯、粉丝、金丝绞瓜等“土特产”资源的特殊性和地域性使得其无法被其他地方的产品所替代。这个优势也让地方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陈刘村在推广“土特产”的过程中,加强地方文化和物产的宣传,既可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也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乡村的振兴贡献力量。

其次,“土特产”“绿色有机”的特性符合当下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有着巨大的商业潜力。在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产品的“绿色、有机”等要求更高。而陈刘村所生产加工出来的“土特产”正是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之一。这不仅能够保障乡村人民的生计,也能够满足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和购买需求。

另外,“土特产”在虹城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物流和销售方面逐渐得到了解决,其商业价值正在被充分释放。陈刘村辖区的泗许高速、宿淮铁路、104国道、物流园区等使“土特产”的订单模式、物流渠道等问题已逐渐得到改善,乡村企业和生产者间的质量保障也在逐步提高。这给“土特产”销售带来了更广阔的市场前景,进一步激发了乡村发展的活力和生产者的创业热情。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将“土特产”作为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不仅能够丰富当地的产品文化,更能增加当地人民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土特产”也是广大消费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性质的特殊性和地域性能够赋予它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以农兴村、强农富民”的思路。大胆开拓,解放思想,积极为村经济发展提供条件和服务,虹城街道陈刘村由2022年村集体经济75.8万增长到2023年的88.9万。从刚开始的摸着石头过河单一的种植农作物到现在的“土特产”再加工。一方面鼓励脱贫低保户积极参与并共同发展产业,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促进了乡村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奠定了重要基础。因此,未来“推动乡村振兴环节,将土特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中国乡村发展做出更加贡献的一部分。

下一步,陈刘村将充分发挥农产品的作用,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储藏一体化。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村企业,打造有自己品牌的项目。持续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扩大农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力争至2024年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100万元。(雍涛)

相关推荐
安徽泗县:沪上“青绿”扎根乡野,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依托招商引资成果,安徽宿州市三盛绿色种植合作社正式落地,通过大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与长三角市场深度对接,马宅村走出一条“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振兴新路径。

安徽泗县医疗保障局:“三化”赋能助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安徽宿州市泗县医疗保障局全面推动医保服务提质增效,切实打通医保惠民"最后一公里",群众办事便捷度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安徽泗县刘圩镇妇联:赋能乡村振兴 共启电商新篇

近日,泗县刘圩镇妇联精心组织各村妇联主席、妇女工作者到刘圩镇秦场村电商直播间参加电商直播公益培训活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