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各类企业在中国都将有广阔发展空间”——郑栅洁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举措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4-03-25 09:58:43

新华社北京3月25日电(记者邹多为、唐诗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24日上午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上表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发展动能亟待增强,中国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发展自身,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更多更强动力,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商业机会。

此次年会的举行,恰逢中国全国两会结束不久。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十项任务之首。

新的一年,中国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郑栅洁在年会上指出,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主要从三个方面采取政策措施。

一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重点推进“四个加快”:加快创新能力建设,包括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等;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包括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包括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施“数据要素×”行动计划,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等;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开展“人工智能+”行动。

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重点做好“三个进一步”: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整治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发布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健全与企业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实施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能源产业,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

三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加强“三个合作”: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支持外资科技企业与国内科研机构或企业共同开展科技攻关,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共同营造创新生态;加强人员交流合作。进一步提高中外人员往来便利性,为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提供便利;加强投资经贸合作。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引进外资,在增值电信、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等领域开展准入试点。加快出台2024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继续支持一批重大外资项目建设,强化项目要素保障。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大力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

中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新增消费需求;在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7大领域推动设备更新,有望形成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开展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有望释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潜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2030年前每年至少需要新增投资2万亿元以上……

通过援引一系列测算数据,郑栅洁表示,中国人口众多,多样化高端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碳达峰碳中和等,将带来巨大市场需求。同时,中国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30%左右,并且正在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各类企业在中国都将有广阔发展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展望2024年,郑栅洁说,从已有数据和先行指标看,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开局良好,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他表示,中国不仅努力发展自己,也愿与大家携手共进。“与中国同行就是与机遇同行,投资中国就能赢得未来”。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助力香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专访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

陈祖恒表示,香港要善用国际化和“超级增值人”优势,吸引更多内地企业落户香港,联合内企“并船出海”,在全球南方布局产业链和供应链,发展新兴市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