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陕西:创新赋能发展 争做西部示范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06-07 10:15:18

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邹多为、许祖华)“创新是陕西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陕西将争做西部示范,继续向科技创新要经济贡献力和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赵刚表示,十年来,陕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4%,2023年达到3.38万亿元,连续跨越两个万亿元台阶。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中,全省上下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创新和产业加速融合。赵刚表示,陕西是国家重要的科研和文教中心,这里聚集了110多所高校、1800多家研究机构院所以及230多万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分别增长1.9倍和1.6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通过深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持续深化“亩均论英雄”等要素市场化改革,截至去年底,全省实有企业156.5万户、十年增长了3.1倍;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近三年,陕西中欧班列开行量年均增长12.8%,突破5300列,开行量、重载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居全国前列。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我们牢记‘国之大者’,践行‘两山’理念,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达99.3%,林地、草地、湿地占全省总面积的71.3%,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水质稳定在Ⅱ类以上。”赵刚说。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近三年,陕西每年新增城镇就业40万人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高铁运营里程突破10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7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文旅产业不断发展,去年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06.5%,今年“五一”假期,大唐不夜城日均客流量达到45万人次,来陕西赏文物、访古迹,着汉服、品国风的游客越来越多。

赵刚表示,下一步,陕西将培育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省级特色制造业集群,构建以先进制造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与此同时,聚焦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此外,还将下力气培育更多外向型经营主体,支持企业发展跨境业务,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力增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的辐射能级,努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相关推荐
“两区”政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在14日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北京主宾省(市)主题日推介活动中,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姚珂介绍了“两区”北京“两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国家级开放平台,以高水平开放促高质量发展,在丰富消费供给、促进消费升级、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能力上发挥重要支撑作用的相关情况。

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

4月11日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土库曼斯坦文化部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国家音乐戏剧院院长穆拉特·阿拉多夫出席并致辞。

携手共进 共筑开放新格局——西安浐灞国际港与靖边县深化区域合作

4月9日,高质量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榆林(靖边)分中心座谈会在陕西榆林举行。此次会议由靖边县人民政府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双方就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区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现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为双方全面战略合作按下“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