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陕西杨凌5年培训2200余名上合组织国家涉农人员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思阳 2024-06-13 10:46:12

我国于2019年在陕西杨凌设立的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5年来已开展技术培训68期,培训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超过2200名,组织的各类农业技术专题讲座吸引超4万人次在线学习。这是记者从6月12日开幕的2024年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年会暨杨凌论坛上获悉的。

据介绍,该基地发挥农、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科技推广模式,扎实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间的务实合作。基地相继建成上合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现代农业交流中心等平台载体,构建了上合组织成员国农学高校联盟等交流机制。

会上,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发布了《上合组织国家粮食问题研究》成果报告。报告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主任魏凤说,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优势互补,具备良好的合条件和基础,未来能在粮食生产、进出口贸易以及农业人才与科技交流等方面,寻找新的合作机遇和方向。

与会代表还围绕上合组织务实合作的优先方向和具体路径、中国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的任务与引领方向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中国上合组织研究中心主任陈波说:“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已经从施工图变成我们能够看得见的实景图,已成为上合组织框架内重要的多边合作项目。”(记者姚友明)

相关推荐
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在肯尼亚举行

2025中非农业科技与产业合作论坛6月24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来自中非双方政府部门、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国际组织的200余名代表参会。

“一带一路”上的陕西故事|“秦岭工坊”打造陕西职教出海品牌

2022年,陕西积极推广“秦岭工坊”自主品牌,通过国内外职业院校及企业合作,以海外开设产业学院为抓手,开展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后,“秦岭工坊”项目被列入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对接清单及重点任务。2024年,省教育厅发布《“秦岭工坊”建设章程》及《“秦岭工坊”项目评价指标》,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新合作打开发展新天地——陕西持续深化落实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

从西安出发,行驶3668公里,5月31日晚,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民众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