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锚定现代化 改革再深化|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打造创新开放新优势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蔡容涵 2024-08-05 11:22:26

9e1a8b24eab54b92862af8fe144e36a8.JPEG

2024年3月20日拍摄的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一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

新华社天津8月4日电 题: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打造创新开放新优势

新华社记者李鲲、张栩、宋瑞

访客进入中国北方最大港口城市天津的滨海新区,会为高速路上源源不断的重型卡车和港口堆积如山的集装箱感到吃惊。

停靠在填海而成的码头上的船只悬挂着各国国旗,起重机从甲板上忙碌地装卸货物。不远处的天津国际邮轮母港,今年上半年已累计接待国际邮轮49航次,出入境邮轮旅客16.8万人次。

主要路口竖立着一个巨大标牌,上写“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今年是它获批设立十周年。

近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审议,进一步支持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印发实施,提出聚焦进一步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梁益铭说:“我们将进一步激活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塑造通道型、平台型、海洋型、制度型、都市型开放新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成二十大确立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天津的行动正是中国落实这一中心任务的缩影。

天津位于北京以东120公里,曾是中国屈辱近代史的亲历者。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这座城市被迫开放。1900年,八国联军登陆天津并由此进入北京,镇压义和团运动。

天津也见证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它曾是清政府兴办“洋务”的主要基地。该市建立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大学之一北洋大学。

在20世纪初,它已成为一个国际化城市,繁华度堪比上海。这里云集着各国的银行、商厦和工厂。

近一个世纪后这座城市再次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去年,天津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8%,世界500强企业中有超过290家在该市投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主动抓住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现在到了发展的新起点上。”梁益铭说。

77556dabf00e473e8ff38c15a9b5a223.JPEG

2024年7月8日,位于天津的空中客车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交付第700架A320系列飞机。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天津拥有空客公司在亚洲唯一的民用飞机总装线,目前已装配700多架A320系列飞机,供给亚洲和欧洲的客户。天津还是世界第二大飞机租赁基地,截至今年4月,天津自贸试验区东疆片区已交付近2300架飞机,包括波音、空客等,占中国民航租赁飞机的1/3。

总部位于纽约的茱莉亚音乐学院也在此设立了分校。品牌传播总监任一说:“有来自大约15个国家和地区的师生在这里工作和学习。”

来自纽约的25岁姑娘艾伦·赛罗沃目前正攻读博士学位,她告诉记者自己将利用暑假在天津茱莉亚学院实习。“我很喜欢天津,希望在这里实习能够帮助我提升专业能力。”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支持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新举措还包括:“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增强天津港辐射能力”“支持天津自贸试验区与北京、河北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等。

c6fea811b0204d90b71d3ab0d74ce7ce.JPEG

2021年2月2日,在天津大学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实验室内,操作者通过人脑“意念”操纵机械臂书写“牛”字。新华社记者 宋瑞 摄

在前身为北洋大学的天津大学,崭新的医学院实验室正在从事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研究人员已成功使人能够直接用大脑操纵无人机或操作微信发送信息。他们甚至制作了一个简单的“类脑”,实现对机器人避障、跟踪、抓握等任务的无人控制。

“我们的目标是造福人民,例如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和残疾人都可以从这项技术中受益。”天津大学医学部副主任刘秀云说,医学院正在与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多国的科学家合作。

天润瀚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正在制造一种高标准焊材,可以用于大型液化天然气罐的焊接,这将打破西方企业的垄断。

佰鸟纵横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正在使用大模型进行物体折叠技术的研究。该公司CEO胡嵩表示:“我们可以把折叠起来的太阳能帆板打开到比原始尺寸大10倍的地步。”

两家公司都在去年入驻了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这是一个将2000多家创新公司和银行、风险基金、大学实验室等聚集在一起的新平台。

天润瀚阳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建军说:“这个科创园帮助我们获得风险基金和贷款,使科技发明产业化。”

“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发挥市场经济的力量,解放新质生产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园区平台公司天开发展集团董事长张雪颖说。

相关推荐
新华鲜报|关注中国!夏季达沃斯传递风向

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的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超过1700名来自全球政商学界嘉宾相聚于此,聚焦“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主题,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方向展开探讨。这场东方之约中,“关注中国”成为嘉宾共识。

夏季达沃斯论坛丨记者手记:古商船、天津港与全球化

当夏季达沃斯论坛在渤海之滨展开,天津港的桥吊正以钢臂丈量寰球货流。贸易往来、合作共赢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正如印度学者纳扬·昌达在《大流动》一书中所说,全球化进程永远不可能终止,它是数万年人类流动的自然结果。

新华视点|新能源转型、新产业升级、新技术革命——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热点扫描

6月24日至26日,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在天津举行,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1700名嘉宾齐聚一堂。论坛上,关于新能源转型、新产业升级、新技术革命的讨论尤为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