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宿州市泗县大路口镇境内的104国道两旁,大大小小的粉丝加工作坊和手工粉丝批发销售商店随处可见。作为泗县的特色农产业,曾经不起眼的山芋,如今成为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近日,在当地一家粉丝加工厂操作间里热气蒸腾,合粉揉面、漏丝成型、煮粉、冷却捞粉……七八个工人在生产线上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地忙碌着。
“制作粉丝的程序其实很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家粉丝加工厂负责人叶雷介绍,“我们的产品之所以受到省内外顾客的青睐,关键就在于采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山芋的品质也是严格把控。”
泗县素有“中国山芋之乡”的美誉,因其地处黄淮海平原腹地,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山芋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条件,因而种植出来的山芋外形美观,皮色鲜艳,肉质细腻,口感香甜。村民们利用当地优质山芋资源,采用传统制作方法加工和晾晒山芋粉丝,以纯正“乡土味道”吸引大量的“粉丝”们购买,让广大农民在传承老手艺中实现致增收富。
眼下正值山芋收获的时节,种植户们都忙着在田间地头采收山芋。叶雷家是当地的山芋种植大户,从村里流转了200多亩土地种植山芋。今年山芋亩均产量有望突破4000斤,能有效解决山芋粉丝加工所需要的原料供应问题。叶雷在心里盘算着,这两天要加快生产速度,既要将手里的6000斤粉丝订单赶制完成,又不能耽误了采收山芋的农事。
像叶雷家一样承包土地自己种植山芋,然后再加工成粉丝的企业在大路口镇不在少数,其中规模化生产且生产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就有近20户。通过这种经营模式,能够从种植源头上把控山芋的品质,同时可以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及时调整山芋的种植面积,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的目的。
近年来,泗县聚焦山芋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广高端优质山芋品种种植。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政策资金扶持,鼓励引导农户种植有机山芋。作为泗县山芋种植核心区域,大路口镇可耕地面积11万亩,其中山芋种植面积5.5万亩,年产山芋约10万吨,加工淀粉1.2万吨。
种植山芋,发展产业,链接一批农户,富裕一方百姓。近年来,泗县积极推进山芋产业提档升级,进一步发挥山芋产业联农带农作用。为完善大路口山芋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当地政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铺设道路24000平方米,新修排水管道2000米,建设标准厂房5400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10家企业入驻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有效带动周边2000名农户就业,人均年增收5万元。同时,加大对龙头企业扶持力度,提供配套服务,拓展、延伸红薯产业链条,加大品牌文化培育,推进红薯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2024年年初,大路口镇还新建了直播基地,借助电商平台宣传推介山芋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山芋产品销售量不断攀升,预计2024年底,泗县大路口镇山芋全产业链产值将超过3亿元。(王宝林 吴天元 钟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