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北京7月30日电(黄秀环)2024年8月,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科大讯飞杯”全球首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在中国西安举行,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位选手以抽签方式分为四组分列两方就座,展开激烈角逐。
赛事的背后,是来自中国的企业科大讯飞与日本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携手打造的“AI+教育”创新模式,展现AI技术与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
首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现场(科大讯飞供图)
华裔少年的“诗词梦”:AI让文化传承触手可及
时间回到2024年5月,全球首届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诗词大会初赛共有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983位选手参加,比赛要求以科大讯飞AI朗读平台诗词诵读语音识别大数据排行榜为依据,考察选手的朗读评分和投稿次数,遴选出排名前280位的选手。经过大赛组委会综合评定,最终选拔出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15所华校的130名师生入围西安夏令营总决赛。
“过去朗诵时总担心发音不准,现在通过AI朗读平台的评测报告,我能清楚知道自己的薄弱点。”选手费佳凛赛后分享道。据统计,参加初赛的选手共提交了16906个作品,在语音识别与评测技术支持下,作品质量逐渐提高,其中初赛综合评分90分以上的作品占比从第一周的63.53%跃升至第二周的86.21%。
横滨山手中华学校校长张岩松说:“我们希望通过诗词大会搭建一座文化桥梁,而AI技术让这座桥更加坚固。”该校继2021年引入科大讯飞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云平台之后,2024年再次引入AI朗读平台。
AI赋能教育:走出“私人订制”成长路径
在横滨山手中华学校的教师办公室,森田百合子老师正查看班级学生的演讲评测报告。“过去一个班级的作文精细批改需要两天时间,现在AI系统半小时就能完成分析,还能给出针对性建议。”她说,系统的精准反馈减轻了工作负担,让她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师生正在使用国际中文智慧教育云平台上课(科大讯飞供图)
该校老师易馨慧说:“过去布置作业全靠纸质版,现在通过云平台‘一键下发’,学生在线完成练习后即时获得反馈,知识掌握率提升了11.2%。”据统计,截至2025年7月1日,该校教师累计下发在线作业2789次,学生作业成绩稳步提升。
云平台如同一位全天候导师,时刻陪伴学生。“以前记汉字很枯燥,现在平台上有PK对决、AI知识点练习,我每天主动学上好几个小时!”学生吴仁美兴奋地说,“动态舌位发音图、形近字专项练习、模拟考日语解析等功能,让学习变得很有趣。”截至2025年7月1日,该校学生已自主完成65850次练习,平均分达74分。
目前,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已实现全学段中文教学智能化。数据显示,小学部《小学汉语》教材使用率达68%,配套练习平均分81.1分;初中部《初中汉语》练习平均分83.55分。学生们的拼音水平显著提升:声母正确率从64.31%增至72.41%,韵母从69.31%增至80.00%,声调从84.83%增至90.00%。
张岩松表示:“人工智能在中文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充分进行线上线下融合,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中文学习环境。”
从日本到全球:“AI+教育”模式多点开花
事实上,不只是在横滨山手中华学校应用落地,科大讯飞的“AI+教育”模式已在全球多地落地。2019年上线的全球中文学习平台已覆盖全球194个国家和地区,服务于1835万中文学习者。
泰国一所学校在使用AI中文教学平台上课(科大讯飞供图)
在新加坡,iMTL (I Mother Tongue Language) 项目已覆盖全国60万师生,成为首个与国外教育部合作的中文口语评估系统。在泰国,十余所学校应用AI中文教学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语音识别、智能评测、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功能,有效提升课堂互动性和学习效率。全球教育变革的浪潮滚滚向前,AI为全球教育公平普惠发展注入可持续动力。同时,也诠释了AI的动人价值——它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进步,更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