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国家信息中心徐长明:中国汽车“出海”前景广阔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邵非 2025-07-31 21:09:12

18dfeed7d1934e51a00c7b0b29ed428e.png

7月31日,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平行论坛上作主旨报告

7月31日,在重庆举办的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全球化战略与合规挑战”平行论坛上,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发表了主旨报告。他表示,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高,汽车“出海”前景广阔,应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特别是汽车需求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发展机遇,深化“出海”模式的升级和创新。

徐长明介绍,近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实现跨越式发展。从数量来看,中国汽车出口销量从2020年的99万辆跃升至2024年的586万辆,自2023年起,中国汽车出口量位居全球第一;从出口地区来看,中国汽车出口地区分布较广,呈现多元化特点,意味着汽车出口稳定性较强。

展望中国汽车“出海”的未来前景,徐长明认为,未来增长点将更多体现在新兴市场,且“出海”模式将逐步从整车出口转向整车出口与当地组装、当地制造、当地研发相结合的组合模式。

纵观全球汽车市场需求,徐长明指出,过去20多年时间里,全球汽车需求的增长主要集中于新兴市场,未来汽车普及率将随着经济发展继续增长,这为中国汽车“出海”提供了重要的市场空间。

当前,中国汽车的国际竞争力可以较好适配全球市场、尤其是新兴市场的需求。“2024年,在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每卖出100辆新能源汽车,有51辆是中系车”,徐长明进一步举例,2024年泰国市场销售的7.7万辆电动汽车中,有5.9万辆是中系品牌,占比高达76.7%。

“我们国家生产的汽车,特别是中系品牌,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徐长明介绍,国家信息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团队在调研访问中了解到,海外汽车用户对中国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评价越来越积极,中系品牌在外观、质量、安全性能、智能化表现等方面都越来越被海外用户认可。

在徐长明看来,未来中国汽车“出海”可能更多呈现整车出口和当地生产有机结合的组合模式,在充分适应当地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当地制造、当地研发的“出海”模式,实现“在当地、为当地”。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于7月30日—31日在重庆市江北区举办。论坛由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汽车新未来”为主题,聚集约200位汽车领域知名专家、企业代表等共同展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蓝图。(于慧宸)

相关推荐
何辉:汽车品牌是连接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广告专家、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何辉教授表示,汽车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首先要为自己创造强大的不可战胜的条件。

张德志:数字时代汽车品牌营销需坚持“长期主义”

7月31日,中国广告协会副秘书长张德志在重庆举办的“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发表《广告新业态在汽车品牌营销中的运用》主旨演讲。

腾讯新闻营销中心总监朱云欣:深挖用户价值助力品牌长青

在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上,腾讯新闻营销中心总监朱云欣以案例形式,生动阐述了在注意力稀缺的环境,如何凭借原创深度故事击穿用户心智,通过新营销为品牌创造真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