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今天我用牛顿球摆做了实验,还画了星空!”冷涧社区活动室里,9岁的王梓涵兴奋地向家长展示托管班成果。这一幕,正是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城关街道创新开展“五彩假日”暑期托管服务的生动缩影。面对双职工家庭暑期“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民生痛点,街道联动6个社区精准发力,以“公益托管+多元课程+安全保障”模式,为180余名儿童打造“家门口的成长乐园”,让民生实事暖到居民心坎上。
民生痛点巧化解:从“无人看管”到“安心托付”
城关街道通过社区入户走访发现,超70%双职工家庭面临暑期儿童看护困境。家长李女士坦言:“往年暑假总提心吊胆,让孩子独自在家不安全,带去单位又影响工作。”为此,街道将托管服务纳入年度民生实事清单,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15处场地,免费开放托管服务,覆盖辖区所有社区。
托管班坚持“零收费”原则,由街道统筹经费保障,配备专职社工23名,并招募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志愿者80余人,构建“社区干部+专业力量+志愿团队”服务梯队。庄子花园社区托管班开班首日即吸引30余家庭报名,家长直呼“解决了后顾之忧”。
课程体系强赋能:从“基础看护”到“五育融合”
各社区定制“红橙蓝绿紫”主题课程体系:
红色文化传承:庄子花园社区开展《弟子规》诵读、传统礼仪体验,厚植家国情怀;
橙色安全教育:刘桥社区模拟消防演练、防溺水课堂,提升儿童自护能力;
蓝色科学探索:冷涧社区推出牛顿球摆实验、凹凸镜观察,点燃科学兴趣;
绿色生态实践:富园社区组织盆栽种植、垃圾分类游戏,培育环保意识;
紫色艺术熏陶:河东社区开设水彩绘画、少儿合唱团,释放艺术创造力。
针对留守儿童、双职工家庭子女等群体,推出“1对1学业辅导+伙伴互助小组”。大学生志愿者吕琦分享:“孩子从不敢提问到主动探讨,这种成长让人感动!”
安全闭环筑防线:从“被动监管”到“全程守护”
工作人员每日巡查活动场地消防设施、电器线路,配备急救药箱及防暑物资,保证环境安全;签订《托管安全责任书》,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台账,严格接送核验流程;组织开展防震疏散、急救包扎演练12场,确保志愿者100%掌握应急处置技能。同时,社区医生驻点轮值,为健康全程护航。
社会效益深扎根:小托管托起“大幸福”
家庭负担变社区温情:“孩子每天催着我早点送他去托管班!”家长朱先生感慨。托管班既解放了家长生产力,又通过亲子手工、开放日等活动增强家庭与社区黏性,累计收到感谢信100余封。
大学生志愿者小王坦言:“辅导孩子的过程让我读懂基层服务的价值。”项目已吸纳40余名本地大学生返乡实践,形成“服务-成长-反哺”良性循环。
依托托管服务,社区同步开展惠民政策宣讲、邻里互助活动,解决居民诉求53件。如刘桥社区借托管班家长课堂推广“微心愿”平台,助力4户困难家庭圆梦。
暑气正浓,蝉鸣声声。城关街道活动室里,孩子们的笑脸如繁花绽放。这既是民生温度的具象表达,更是基层治理“软实力”的生动注脚。(杨争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