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重庆10月12日电(记者伍鲲鹏 )据日前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消息,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已探索形成33项具有首创性、辨识度的制度型开放创新成果。
“‘十四五’时期,是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实施运行的第二个五年。” 重庆市商务委副主任、市中新项目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熙勇表示,五年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推动互联互通持续深化,以“一带一路”共建合作为引领,谋划打造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目前,通道网络覆盖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7个港口。充分释放渝新“双枢纽”联动效应,通过中新(重庆)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跨境投融资通道、国际贸易通道、人才交流合作通道以及渝新“空中通道”,全方位提升两地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水平。
“五年来,我们务实高效推动项目创新合作。” 孙熙勇表示,以重点领域项目合作为载体,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在加强首创性探索、推动规则标准衔接、复制推广成功案例方面成果丰硕。如支持并推动蚂蚁集团、渝贸通与新加坡蓬达嘉等企业创新搭建跨境电商数字金融服务平台,为进出口企业对非洲地区的贸易提供便利化跨境结算服务。新加坡航空(重庆)保税航材分拨中心,开创了全国首例“以航空公司为单元”的保税航材海关监管模式,可帮助企业大力简化通关手续,降低运营成本达20%以上。重庆机场集团和新加坡樟宜机场合资运营重庆机场非航业务,大力引进商业首店和国际品牌,已成功复制推广到无锡、海口等机场。
五年来,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还积极搭建人文交流互动平台。“重庆·新加坡体验周”“新加坡·重庆周”已成为促进渝新两地人文交流的标志性活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还先后为重庆引入新加坡国立大学重庆研究院、莱佛士医院、中新肿瘤医院等科技、医疗资源。200多名重庆中小学校长通过卓越校长计划,获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硕士学位。重庆-新加坡航线频次达到每周24班,成为重庆密度最大的国际航线。去年,新加坡来渝入境过夜游客数量达到8.6万人次,是2015年的7.43倍。
作为中国和新加坡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启动以来,聚焦“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主题,已签约政府和商业合作项目累计347个、金额260亿美元,累计跨境融资217亿美元。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带动下,新加坡稳定保持重庆第一大外资来源国地位,东盟成为重庆最大国际贸易合作伙伴,陆海新通道带动中国西部地区对东盟进出口总额突破1万亿元、增长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