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浪起伏,稻谷飘香。连日来,在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平铺镇种植大户山河种植基地,500余亩的水稻进入收割期,种植大户杨才玉看着眼前风吹稻浪喜笑颜开,正抢抓大好晴天及时收割。

在山河种植基地,广袤的田野如同披上了一层金装,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阵阵微风卷起金色波浪。3台小型水稻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往返穿梭,所到之处,水稻尽数倒下,切割、脱粒、秸秆打捆回收利用等工序一气呵成。种植大户杨才玉看着高效快捷现代化的机械作业,赞叹不已。随着颗粒饱满的稻谷从收割机出口输出,自动卸入等待装稻谷的车中,一辆辆运输车将稻谷送到车间进行烘干收储。按照他的计划,预计10月底就能收割结束。

“今年我种植的华两优919,具有抗病、抗倒、抗热,米质优良、机口稻亩产1600斤左右,在市场非常受欢迎。自己种植的水稻之所以长势喜人,其中既不乏科技化运作的一系列精准把控,也得益于政府部门对水稻种植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及采取的一系列发展激励政策。”杨才玉说。
他还兴奋地介绍,自己种植的水稻品种从育秧、插秧到后期的施肥、管理直至收割,全程都有智慧化、机械化的加持。前期采用流水线工厂化播种,全程机械化大棚育秧,确保秧苗成熟度一致。在生长期间,田间管理也使用无人机操作,由无人机负责施肥、除草及防治病虫害,实现田间管理无人化,目前已做到耕种管收全程智慧化、机械化,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确保品质与产量稳定,提高了“华两优919”水稻种植的效益。

此外,专业管理更是与智慧管控相得益彰。杨才玉说,“华两优919”品种对前茬作物、种植方式、种植模式、投入品使用等均有一定的要求,政府也邀请相关部门对种植户进行技术培训。由政府部门主导,通过加工企业与种植主体签订订单收购协议,指导农户种植市场上需求量大的优质水稻,确保种植主体的效益。

据悉。今年繁昌区平铺镇种植单季水稻4.6万余亩,从10月初开始,镇村组织协调15支专业收割机组在全镇进行抢收,确保颗粒归仓,预计在11月中旬抢收结束。近年来,平铺镇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创建,通过对种植基地、示范片区进行总体规划,将高标准农田、优质专用水稻、有机肥施用、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项目进行资源整合,引领智慧水稻种植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王家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