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金融租赁助力高端航运装备走出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李志兰 2016-05-03 15:00:00

第二届中国海事金融论坛

第二届中国海事金融论坛

新华社信息天津5月3日电(记者韦慧、李鲲)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事金融(东疆)国际论坛上,中国多家知名租赁企业表示,虽然国际海洋工程市场持续低迷,但租赁行业通过开展航运业务,创新海事金融,使得中国高端航运装备制造业近几年加速走出国门。

记者了解到,中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升级已经取得显著成果,特别是在很多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比如海事领域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大型液化天然气船,高端海洋钻井平台等,都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民生租赁是中国最大的船舶租赁公司之一,副总裁乔凯说,融资租赁是进行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中国装备走出去非常重要的工具。

2015年,民生租赁在国际海工市场进入低谷之后,成功交付了一座自升式钻井平台,这也是2015年中国成功交付了极少数带有租约的自升式钻井平台。

金融工具在高端制造业的海外市场大展拳脚。工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是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金融租赁公司之一,副总裁纪福星透露,截止到2016年一季度,工银租赁境内外航运和海洋工程业务规模已经发展到600亿元人民币,资产综合涵盖散货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油轮、LNG船等主要船型和海洋工程船,客户遍及15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业务已经占到公司全部业务的40%。

2015年10月,工银租赁与英国的企业签署了18艘新造游轮协议,合作金额达到8.69亿美元。金融工具在市场上体现了巨大的能量。

中国金融租赁企业与船舶制造和航运企业展开合作。据了解,民生租赁和中海工业合作了万箱级集装箱船出口项目,该公司还与中集来福士等国际一流的船东深化合作。

然而,产品出口仅仅是助力中国设备走出去的第一步。据了解,目前很多相关企业开始在海事产业上下游进行延伸,并以工程总包的形式提供服务。

相关推荐
全球南方金融合作前景广阔——聆听来自2025全球南方金融家论坛的声音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声势卓然壮大。

南宁市平稳基金直面保交楼两大难题 协同金融机构同向发力稳民生

南宁市平稳基金成立以来,着力应对各类复杂债务问题、积极保障各方利益,获得多家金融机构支持,形成同向发力稳民生的良性发展趋势。

金融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效初显

自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积极履行金融小组牵头职责,统筹推进自贸区金融政策落地,金融支持新疆自贸区建设成效初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