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万物渐藏。安徽六安市金安区中店镇一片115亩的土地上,一座四季共享的智慧农场轮廓初现。这里以科技赋能农业,集智能种植、观光采摘与科普研学于一体,旨在打造现代农业新样板,孕育产业振兴新希望。
一园科技,打造农业新样板。智慧农场核心建筑——研学中心已完成封顶,两座总面积达152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大棚也已投入生产,工人们正有序推进其余配套工程的收尾。项目负责人介绍:“我们采用EPC+o模式,力求高效整合资源,保障项目从建设到运营的全流程品质。项目总投资2520万元,园区整体轮廓日益清晰。”农场设计注重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全开顶温室配合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对作物生长的精准调控。而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的研学中心,未来将成为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普及农业科技的重要平台。

“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种植蔬果,”负责人强调,“更是要打造一个集智能种植、三产融合与沉浸式科普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平台,让来这里每一个人都能亲身感受到现代农业的魅力。”
四季果香,谱写丰收新篇章。步入宽敞明亮的智慧大棚,一垄垄草莓苗绿意盎然,技术人员正仔细检查滴灌与水肥系统。这个冬季,农场将迎来首季丰收。14万株“红颜”“粉玉”等优质草莓苗预计于11月10日前完成定植,预计2026年1月正式向游客开放。据运营方预估,本季草莓总产量可达15万至20万斤。此外,农场还推出采摘体验,让游客在亲手采摘中品味冬日的清甜。
秉承“四季有果”的理念,农场在草莓季之后,还计划于二季度引进莲雾、芭乐等热带水果品种,不断丰富种植品类、提升游客的研学与体验感受,打造一个全年可游、可品、可学的果香乐园。

多方共享,绘就致富新图景。从“外出务工”到“家门口就业”,一条联农带农、共建共享的致富之路正在这里铺展。“在这干活,离家近,一天还能稳挣80块钱,顾家、增收两不误,日子真有奔头!”一位正在劳作的村民笑着说道。项目建设期间,已累计雇用本地劳动力20人。正式运营后,还将提供10个固定岗位,高峰期可灵活扩招,真正实现村民“不离乡、不离土”稳定就业。项目每年还为村集体带来约30万元的稳定收入,为村级公共服务和能力建设注入了持续动力。
不止于“输血”,更注重“造血”。运营公司定期开展智慧大棚管理、水肥一体化操作等专业培训,推动传统农民向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型,从根源激活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个冬天,这里不仅孕育着饱满清甜的草莓,更孕育着农旅融合的新模式、产业振兴的新希望。不久的将来,广大游客将可在此体验“冬日采摘盛夏果实”的奇妙乐趣,亲身感受智慧农业为传统农事带来的无限魅力。(刘静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