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我国已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 将深化“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机制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顾雯丽 2018-01-29 09:25:43

1月26日从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获悉:截至2017年底,我国累计颁发各类有效认证证书175.3万张。其中,管理体系认证85.5万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48.9万张)、产品认证89.3万张、服务认证0.5万张。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刘卫军介绍《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近年来,我国质量认证制度不断完善,行业机构蓬勃开展,但也存在社会认知与应用程度不高、认证服务供给不足、认证评价活动急需规范等问题。

对此,意见提出,力争通过3—5年努力,使我国质量认证制度趋于完备,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主要产品、服务尤其是消费品、食品农产品的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质量品牌。

具体落实方面,今年认监委将以提高认证认可供给质量为主线,重点开展五大质量提升行动:

第一,百万企业认证升级。以ISO9001标准换版为契机,推动100万家企业学用质量管理先进标准方法,完成45万家获证企业体系升级换版工作,树立一批质量标杆企业。

第二,高端认证质量惠民。大力推行高端品质认证,引导市场增加高质量产品、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食品和消费品领域,重点开展有机食品、智能家电、儿童用品等产品认证,扩大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逐步增加“三同”企业及产品数量。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开展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车联网北斗导航、城轨交通装备等认证。在健康、养老、金融、教育等服务业领域开展认证。

第三,认证服务地方行业行动。鼓励各部门各地方出台质量认证促进政策,积极探索推动认证认可在政府监管、污染防治、精准扶贫等领域的应用。

第四,中国认证、全球认可。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加入21个认证认可国际组织,签署13份多边互认协议和117份双边合作互认文件,国际互认范围覆盖全球经济总量95%以上的经济体。今年,将深化“一带一路”认证认可合作机制,推动绿色、有机等国内认证制度获得国际互认。

第五,专项整治认证乱象。针对认证检测市场存在的不规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严格强制性认证监管,加大对无证出厂、销售、进口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东盟发展合作展现新机遇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10日-11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开幕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香港贸易发展局合办的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9月10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论坛为期两天,以“合作求变 共建未来”为主题,汇聚超过90位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领袖及逾百个代表团,与会者逾6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