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新闻中心举行吹风会,介绍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总体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政府非洲事务特别代表刘豫锡表示,中非间交流进一步促进了民心相通。
在7月25日举行的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围绕“以中非之‘智’助中非之‘治’”主题,共同探讨中非媒体与智库合作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路径。
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刘洪才在中非媒体智库交流论坛致辞中表示,媒体和智库交往是中非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中非民众彼此认知的重要因素,是增进中非民心相通的关键力量。
中非教育合作研讨会5月17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来自非洲联盟(非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驻非盟使团、埃塞教育部等机构的代表参加,就“教育与发展”“教育与安全”“职业教育”等话题进行了研讨。
北起昆明、终抵老挝万象的中老铁路12月3日迎来开通运营两周年。两年来,这条“钢铁丝路”让两国乘客、货物“双向奔赴”,促进沿线商业、人文交融共赢,“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凸显,铁轨的“硬联通”也有效促进了中老两国人民的“心联通”。
日前,武汉国际传播中心出品的武汉城市宣传片《云在蓝天水在城》在“丝路-莱茵”杜伊斯堡中国电影节暨第五届德国中国电影节上荣获最佳城市推介短片奖。
在9月21日举行的2023“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发展论坛实践探索环节,与会中外嘉宾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了农业合作、人才培养、民生改善等方面的看法和经验,并对未来加强沟通交流进行展望。
在非洲维多利亚湖沿岸的乌干达瓦噶盖乡村卫生诊所里,记者近日看到等待就医的患者正通过一台挂在候诊区墙上的电视机,关注着目前该国埃博拉疫情最新进展。
11月15日,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举办的第六届中非民间论坛开幕会上,众多非洲国家政党政要、驻华使节以线上线下方式,共叙中非民间交往的友好佳话。
中国—东盟电视周视听传播峰会24日在广西桂林举行。峰会期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中国—东盟视听节目传播智库报告》,梳理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国家视听节目交流传播情况,助推中国—东盟视听媒体交流合作。
日前,由哈萨克斯坦阿布莱汗国际关系与外国语大学(简称阿布莱汗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2020阿拉木图地区本土汉语教师专业化培训班正式启动。未来两个多月,来自中国西南大学的老师将通过视频方式,为阿拉木图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的近50名本土汉语教师进行培训。
“形象生动,语言风趣,每期观看,受益匪浅。”一位网友在网络上观看了“云·游中国——护照里面的中国文化与旅游”系列视频讲座后留下了这样的评论。
全球疫情期间,专家建议中国企业应释放诚意和善意,加强民心沟通
中国人常讲“朋友多了路好走”,德国人会说“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阿拉伯人会说“独行快,众行远”……放眼全球,交朋友这件事在任何国家都十分重要。
九月的广西南宁,丹桂飘香,宾朋盈门。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16年来,广西在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方面的桥梁作用不断提升,对推进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发展发挥了积极影响。
中国驻柬埔寨大使王文天26日在金边表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体育是链接青年、文化、教育等人文交流各个方面的重要桥梁,也是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中韩文化同宗同源,因此中国文化在这里更加具备基础。茶道、书画等东方传统文化也是首尔中国文化中心在韩开展工作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5月14日,以“新趋势 新合作 新未来”为主题的2019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指导,中国外文局、中国驻东盟使团、中国—东盟中心联合主办。
即将于5月15日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以文化为媒介,探讨如何更好地建设民心相通之路。
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东部郊区的中白工业园内,有一个叫小牛村的村庄,进出村庄唯一一条柏油路被命名为中白友谊路,这是三年前牵头从事中白工业园开发建设的中国招商局集团特地为该村修建的道路。
显示 85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观世界丨美丽的阿斯塔纳
走进印度尼西亚万隆
镜观世界 | 走进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
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