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目前,贵州省蔬菜(不包含辣椒、食用菌)种植面积1675.5万亩、产量2497.8万吨、产值64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1.8%和20.11%,带动49.4万贫困人口增收。
今年前三季度,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7%,增速连续35个季度居全国前3位。在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也在加快积聚,传统工业产业在技改中焕发生机,山地特色农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下快速成长,旅游、物流等产业也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迅猛发展。
近年来,百里杜鹃管理区坚持“体旅融合”发展思路,加快推进体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景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为支撑、浓郁厚重的少数民族文化为补充、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为载体,采取以建优长、以景引赛、以融彰享的举措。
贵州省正积极探索温泉“12345”产业链推进模式,打造高质量温泉品牌,通过做大温泉产业,做强温泉企业,全力助推“温泉省”建设,丰富旅游人文和生态内涵,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27日,《贵州省全国体育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简称“规划”)发布,规划围绕“一核、六带、多点”的总体空间构架,以及由十大聚集区、30+N体育旅游重点项目、25+100项体育旅游赛事组成的体育旅游产品体系,为深入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探路”。
2019首届中泰集结赛(CTRR)将于12月1号在贵州省兴义市集结发车。
11月20日,记者从在成都市举行的2019年“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冬季旅游全国营销推广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全省200多家A级旅游景区将对全国(含贵州省)游客推出景区门票五折的促销政策(不含景区内特许经营性项目),优惠持续90天。
指数旨在客观反映威宁马铃薯供求变化,量化威宁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为种植规划、政策引导、贸易决策提供风向标、晴雨表和避雷针。
11月16日,2019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开幕。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作批示。
贵州92.5%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过去以种植玉米、水稻、土豆等粮食作物为主。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的推进,当地大力发展特色水果、蔬菜、食用菌等扶贫产业,农业种植结构逐渐发生变化。
贵州省2019年新增46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5.3%,全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总数增至344个,全国排名第八。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方涛介绍,预计今年底全省食用菌种植规模将达到30亿棒(万亩),产量110万吨,产值突破130亿元。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已累计带动55.5万贫困人口脱贫,占全省脱贫总人数的11.1%。
刚刚收完玉米和秸秆,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敬南镇巴布村的石山地里,密密麻麻的石头又露出来了。而村里一片约300亩的土地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刚种下一年的桑树枝叶茂盛,很少看到裸露的石头。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称第二届进博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以“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省级开发区为载体,以十大千亿级工业产业、十二个农业特色产业、五大重点服务业为主导,贵州800多家企事业单位组成交易团参加。
蔬菜基地集采集配签约大会在贵阳农产品物流园举行,现场意向成交量达20余万吨。
“文化体育+山地旅游”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模式已助推黔西南形成生态、旅游、扶贫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2019年前三季度,贵州地区生产总值11513.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增速比上半年回落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
在10月15日于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举行的2019妥乐论坛上,惠誉与中国经济信息社首次联合面向全球发布研究成果,双方认为,“一带一路”倡议为基础设施建设、电力、电信、消费品和汽车等行业市场带来机遇,让东盟国家更具潜力。
贵州经济蝶变的背后,是对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坚守,也是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品牌经济潜能释放的结果。通过打造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黔系列”品牌,贵州加速从粗放发展转向集约创新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15日,来自东盟、中亚等“一带一路”沿线25个国家的驻华使节、产业协会人士、企业家等代表齐聚贵州省盘州市妥乐村,共同探讨高效农业与减贫治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与投资合作、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等议题。
“黔系列”之黔茶飘香
04:06
2019-12-13 17:31:03
03:01
“黔系列”之黔艺绵长
01:09
新锐60秒·西安高新区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 “塞纳中华情”文化活动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启动建设仪式现场
魅力扬中
丝路情报 | 智讯参考
中泰集结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