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土库曼斯坦文化部主办,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的中国“土库曼斯坦文化年”文艺演出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政府副省长徐明非、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国家音乐戏剧院院长穆拉特·阿拉多夫出席并致辞。
4月9日,高质量推进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榆林(靖边)分中心座谈会在陕西榆林举行。此次会议由靖边县人民政府与西安浐灞国际港管理委员会联合举办,双方就深化区域合作、共建协同创新区等重要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现场签订区域合作协议,为双方全面战略合作按下“加速键”。
根据2025“陕耀全球”拓市场抓订单活动安排,3月31日—4月4日陕西省商务厅组织20家装备制造领域的企业,赴德国参加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工业展—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
“2017年4月揭牌至2025年2月底,陕西自贸试验区累计形成创新案例985项,38项改革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106项在全省复制推广;新设经营主体24.08万家,其中新设企业13.58万家,是试验区设立前的5.3倍;以不足全省1/170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70%的进出口贸易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1/3以上。”4月8日,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副主任孟军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将进一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突出自贸试验区的首创性集成式改革探索,力争全年探索形成不少于80项制度创新成果、6项国家级成果,不断推动自贸试验区提质增效。
近日,陕西省商务厅在西安市举办2025年全省外贸业务培训——重点国别市场说明会,邀请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学会智库专家围绕美国、俄罗斯、东盟、欧盟等地的市场进行专题授课。来自省级相关部门、各地区商务主管部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和省内企业的400余人参加培训。
4月3日,记者从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8周年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贸试验区西安区域的制度创新指数在全国57个自贸片区中排名第十六位,在全国28个内陆型自贸片区中排名第五位。
又是一年清明时。在位于延安市黄陵县的黄帝陵,历年来栽下的柏树与古柏林一同矗立桥山,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西北工业大学资产公司董事长、国家大学科技园主任符新伟,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董梅,西安天翼智飞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研部负责人熊江荣分别参加科技转化、人才培养等相关主题的平行论坛,与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商人才培养大计。3月29日,记者围绕科技人才、技能人才培养等热点话题,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在国家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工行咸阳分行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紧抓重大工程机遇,近日在陕西某重点水利枢纽项目的信贷投放上取得了新突破,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贡献了金融力量。
3月27日上午,《循环经济研究》出刊会暨“丝路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座谈会在西安市顺利举行。本次会议由陕西高能循环经济研究院主办,院党支部成员、编委会成员及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会,围绕期刊发展及循环经济助力丝路建设展开深入探讨。
3月20日,在平安陕西建设工作会议上,府谷县被中共陕西省委平安陕西建设领导小组命名为“平安县”,被授予“平安银鼎”。府谷县连续四年(2021年-2024年)获此荣誉。
3月25日,2025年首列中欧班列“商西欧”专列从商洛陆港集团鸣笛启航,一路西行,最终将抵达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历时约15天。该专列装载着2500套价值100万元的木门及组件货物。
3月16日,洛川优洛有机果业有限责任公司包装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分拣、包装。一颗颗果香浓郁、色泽红润的苹果正在装箱,准备销往马来西亚。
3月19日下午,对外开放新格局下商科类专业涉外人才培养创新研讨会在西安翻译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全球视野、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创新商科类专业涉外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需求。
3月21日,满载着电子产品、机械配件、化工产品等货物的X848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标志着中欧班列(西安)2025年开行量超1000列。
走进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的西安国际港站,一列印有“中欧班列(西安)”标志的钢铁长龙缓缓启动,驶向远方。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
赛事不仅是体育的盛宴,还是让各地运动员和群众了解商洛的窗口。游客在观看比赛之余,可以领略当地的秀美风光和文化底蕴。赛事经济活力正在持续释放。
博茨瓦纳北水南调工程是该国最大的民生工程,承建该项目是陕西建筑企业转型突围的真实写照。
显示 41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