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满载汽车配件、数码设备、日用百货等货物的X8469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标志着首趟跨波罗的海铁海联运中欧班列(西安—汉堡)顺利开行。
此次交流会是中国陕西省经贸代表团出访土耳其的重要活动,为促进陕西省与土耳其在能源、机械设备、物流、电商、农产品等领域经贸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
2025欧亚经济论坛23日在陕西省西安市开幕。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西班牙、英国、印度尼西亚等4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学界代表共聚一堂,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创新、协同治理等五大主题板块展开深入对话交流。
这支穿梭于亚欧大陆的“钢铁驼队”,正加快形成重要对外开放通道,不仅重构了内陆地区的物流版图,更串联起一条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农业、高端设备的全球产业链,助推陕西在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7月4日,满载日用百货、陶瓷制品、聚酯切片等货品的X9043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鸣笛启程,一路向西驶向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列车的驶出,标志着今年以来中欧班列(西安)累计开行超3000列,较2024年提前40天完成3000列大关,开行量、货运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前列。
走进陕西省咸阳市的秦都红色记忆博物馆,干净整洁的院落、古色古香的展厅,让参观者仿佛进入时空隧道。
重点产业链群建设是经济稳增长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渭南锚定20条市级重点产业链,以“链长制”为重要抓手,推动产业结构向智能化迭代升级,引导产业发展向绿色低碳转型,同时积极布局新兴产业领域,不断开拓发展空间。
陕西地处祖国内陆腹地,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和国家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国家战略的重要省份。
6月23日,记者从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陕西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积极围绕陕西航空口岸对外开放产业布局和对外交往需求,广泛收集涉外企业在口岸通关、信息申报、航班查验等方面的问题和诉求,深入思考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有效途径方法,不断优化便民利企措施。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走出去”,国家税务总局西安市莲湖区税务局为企业开通绿色通道,在出口退税受理、审核、核准三大环节开展“提速办”,通过优化办税流程、推广电子税务局等措施,大大缩短了纳税人的办税时间,提高了办税效率。
乌兹别克斯坦青年马特穆萨耶夫的中国名字叫李浩宇,2023年他从西北工业大学毕业后,于当年5月在西安注册了跨国贸易公司,将中国制造的商品销往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2022年,陕西积极推广“秦岭工坊”自主品牌,通过国内外职业院校及企业合作,以海外开设产业学院为抓手,开展共建、共享、共赢的国际合作。中国—中亚西安峰会后,“秦岭工坊”项目被列入中国—中亚西安峰会涉陕成果对接清单及重点任务。2024年,省教育厅发布《“秦岭工坊”建设章程》及《“秦岭工坊”项目评价指标》,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从西安出发,行驶3668公里,5月31日晚,中国—中亚国际人文旅游首发专列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身着传统服饰的当地民众载歌载舞,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
6月11日,2025年首期中国—中亚五国职业农民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洋学生”们,在秦东大地开启了一段特殊的“留学”之旅。
当地时间6月5日,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丹加拉区的中塔友谊苹果示范园开园。示范园项目一期建设已全面完成,1.6万株陕西果苗在这里“落户安家”、茁壮成长。
在位于陕西省北部、黄河中游的陕西省神木市,上述场景在近两年的造林季节已很常见。随着低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场景的持续创新,低空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2023年5月,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同种下寄托着美好期待的六棵石榴树,已在这片土地扎根生长,枝繁叶茂。不远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火热举行。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5月21日在西安开幕,来自尼泊尔、土耳其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汇聚一堂,深化互联互通,扩大经贸合作。
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期间,外交部欧洲司组织阿尔巴尼亚、波兰、罗马尼亚、波黑等中东欧十三国记者来陕参访交流,不断拓展讲好陕西故事、中国故事、丝路故事的渠道。
本届丝博会以“丝路融通·开放合作”为主题,为期5天,设置丝路优品展、省际合作展、科技创新展、低空经济展、交通物流展、文旅消费展等6个展区,总展示面积7.2万平方米。
显示 440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第十一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开幕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