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9日,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粤港澳大湾区绿电绿证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南沙召开。政府领导、行业专家、粤港澳企业代表汇聚一堂,谈规划、签项目、讲技术,共绘大湾区绿色能源发展蓝图。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气候投融资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遇,为推动城市向“新”向“绿”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巴西商业领袖组织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卢斯9日在广州市南沙区举行的绿色丝绸之路与国际合作暨“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国际研讨会上指出,不同文明需要共同探索“合作共赢”的新举措,通过推动多边主义共享全球绿色发展的新成果。
目前全球碳市场机制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在全国范围内,绿证交易日益活跃,自愿碳市场也不断拓大。在绿证绿电与碳市场协同发展的问题上,绿电绿证和CCER两个市场可以协同发展,其权证属性具有互补效应。
从2026年起,上市公司的范围二碳排放将按照国际标准进行小时级能耗和绿电属性的匹配。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更加精确地记录其每小时的电力消耗情况,以确保符合国际标准。
孙轶颋表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源泉,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公共投资、社会资本和国际资金的良性循环是发展气候投融资的动力。这三个耦合对于推动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非常重要。
12月8日至9日,大会发起“一带一路”低碳服务伙伴关系、揭牌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联盟,取得系列实质性成果。
在生态环境部指导下,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发起建立的“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成果斐然。9日,依托该平台设立的“一带一路”低碳服务平台在广州南沙举办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上重磅发布。
在秀美的广州南沙,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8日开幕,中外嘉宾济济一堂,分享气候投融资实践经验,凝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
12月8日至9日,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墨西哥外贸委员会墨中企业分会副主席迪亚斯在论坛期间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可持续投资,确保全球经济的长期稳定与发展。
贺克斌院士指出,近年来,碳排放量的不断攀升使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严峻挑战。特别是在过去几十年,主要经济体的碳排放量持续增加,海运、空运等行业也逐渐成为重要碳排放源。碳排放不仅引发了全球气候灾害,也对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全球合作 绿色未来”为主题的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澳门工商联会会长、广州南沙粤澳发展促进会会长何敬麟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构建全球绿色金融生态:粤港澳大湾区的行动与合作》的主旨演讲。
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上,广东金融机构赋能“百千万工程”推荐金牌案例重磅发布,本次发布的推荐金牌案例具有广泛的创新性、代表性、推广性。
2024年明珠湾国际气候投融资大会上,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李高受邀作主旨演讲,他表示,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应对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的事业。
梁希认为,促进更多的资金流向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促进金融行业投入到气候适应,除了相关规划和政策外,还有需要很多创新的金融工具。
这场关于城市“呼吸”的论坛,以负离子为核心,探索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众多专家学者和城市代表汇聚一堂,探讨共建城市“绿肺”,共享“清新”生活,描绘了一幅生态宜居的城市新画卷。
张建红表示,当前,从全国城乡建设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资金短缺是制约城市建设最大的因素,单纯依赖财政投入已远不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在此情况下,XOD模式应运而生。
张芳表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市场。金融支持在城市适应气候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应建立国家政策、产业引导、激励机制到资金支持的有效传导路径。
赵良平表示,合理统筹城市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有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推动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活系统相融合。
柳艳香表示,气候变化影响人体健康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一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二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间接影响,三是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造成的间接性影响。
显示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