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9%,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1%,涨幅较上个月均有所回落。
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12月份全国CPI,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时表示,2021年12月份CPI环比由涨转降,同比涨幅回落。
按照国家统计局工作安排,下周将发布2021年12月份的CPI和PPI数据。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预测,受基数和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效果体现影响,2021年12月份CPI同比增速或将小幅回落至2%左右,PPI同比增速小幅下降至11%,全年GDP增速有望超过8%。
11月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针表示,CPI不具备大幅上涨的基础,我国经济有望继续稳定恢复。
国家统计局官网近日显示,9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7%,环比持平;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10.7%,环比上涨1.2%。
国家统计局将于13日公布2021年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度报告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月度报告。近日,多家机构纷纷发布宏观研究报告,对9月份CPI、PPI进行了预测,并对四季度走势进行了展望。
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消息,7月份,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加大和国内疫情汛情等多重冲击,各地区各部门有效实施宏观政策,经济增长水平符合预期,就业物价总体平稳,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主要宏观指标处于合理区间,国民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发布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7月份,CPI同比上涨1%,环比上涨0.3%;PPI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0.5%。
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9%,是2008年6月以来最大环比涨幅,显示美国经济重新开放带来的成本上升继续加剧通货膨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6月份CPI和PPI数据显示,我国经济保持稳定恢复,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居民消费价格运行平稳;国内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效果初步显现,市场供求关系趋于改善,工业品价格涨势有所趋缓。
国家统计局将于7月9日公布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近日,多家机构纷纷发布宏观研究报告,对6月份CPI、PPI进行了预测。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受国际大宗商品上涨影响,5月份PPI上涨9%,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但总的看,国内工业品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价格上涨对CPI的传导是有限的,价格全年保持基本稳定是比较有基础、有条件的。
美国劳工部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5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创2008年8月以来最大同比增幅。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 C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PPI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5月居民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其中,食品价格总体上继续回落,发挥了“稳定器”作用。5月,国际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国内需求稳定恢复,我国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涨。随着价格信号引导作用释放以及国家保供稳价政策效应显现,后期PPI总体将呈现回落态势。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9.0%,涨幅比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食品价格由上月同比下降0.7%转为上涨0.3%,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28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3%。
国家统计局将于6月9日公布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近日,多家机构纷纷发布宏观研究报告,对5月份CPI、PPI进行了预测。
4月美国CPI环比大幅增长0.8%,通货膨胀压力陡增。
显示 305 条中的 141 到 1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