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8日10时06分,满载100个标箱出口货物的X8026次货物列车从上海铁路闵行站启程,驶向德国汉堡、杜伊斯堡,标志着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满50列,当天也迎来了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一周年。
联通东西,跨越古今。“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合作共赢的新通道。地处中国西部内陆的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与中亚五国在多领域携手浇灌出一朵朵友谊之花,结出一颗颗合作之果。
据巴基斯坦《论坛快报》网站报道,巴基斯坦的经济生命线——中巴经济走廊,当前发展势头强劲。据一份报告称,20多个项目已基本完成。预计到2030年,另外63个项目也将接近完工。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通过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还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
欧洲高温、巴基斯坦洪灾……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年来全球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频发,今年尤其明显。面临这样的挑战,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在15日举行的气象高质量发展国际论坛上表示,我国将持续推进开放合作,为全球气象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搭建起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促进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近期,许多外国媒体、智库或刊文或发表报告,肯定共建“一带一路”取得的成就。大量事实表明,共建“一带一路”增进了参与国民生福祉,为中国与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创造新机遇。
在正于厦门举行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项目对接会以“跨境投资与贸易新机遇”为主题,吸引不少境外政府机构和中国企业参加。
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曾诞生过无数辉煌的文明,如今一颗丝路新星——阿拉尔正在冉冉升起。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塔里木河穿城而过。“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阿拉尔的市场定位,使它由出口后方走到了前沿。
印度尼西亚经济统筹部部长哈尔塔托近日表示,受益于消费、投资、出口等需求拉动作用,印尼绝大部分行业都呈现增长势头。
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香港贸易发展局共同主办的第七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近日落下帷幕。本届论坛以“携手共创新篇章”为主题,汇聚80多位“一带一路”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官员及商界人士分享真知灼见。
中欧之间经济互补性强,合作领域广,发展潜力大,是全球经济稳定的支柱力量。当前国际关系正经历重大变化,中欧之间的投资“生意经”应如何续写新篇?
伊方欢迎中方参与伊拉克经济重建,愿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
商务部等27部门日前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意义重大。深刻理解和把握新时期对外文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着力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内容形式创新,促进文化贸易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将更有效地提升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9月1日,“从洛桑到北京”第十二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云南·澜湄展年)在云南省博物馆开展。本届展览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出,参展国达56个,参展作品超过100件。
“我的工作、生活与中国密不可分。”见到记者时,巴西记者、农业问题专家米尔顿·波马尔这样介绍自己。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主办的《意大利发展报告(2021—2022)》发布会暨“变化世界中的中意合作”研讨会30日在北京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举行。中意两国政府、智库、高校及媒体等各界人士参加了会议。
作为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近年来,中国与菲律宾两国间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取得累累硕果,充分彰显活力。
近来,中非合作不断传来好消息。长足进步的中非友好合作以事实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非洲始终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有外媒评价,中非关系正迈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正成为非洲的合作首选。
在18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的进展情况。
显示 313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