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长城影像展》11月2日傍晚在甘肃敦煌首展,这是中国长城研究院及团队近十年对丝绸之路沿线长城资源的研究精华。从几万张数字航拍照片中精选出百幅作品构成本次展览内容,多角度展示丝绸之路与万里长城的“千年守望”。
聚焦“全球疫情下的‘一带一路’制造业国际合作”这一重要议题的2020丝绸之路创新设计论坛,近日在古都西安举办,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代表以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参加论坛,共同探讨疫情下“一带一路”创新设计发展新路径和新模式。
新冠肺炎给中国宣布复兴21世纪丝绸之路增添了新变数。随着中国继续放松对国内流动性的限制,今年国庆黄金周假期很可能标志着中国许多地区城市和边疆地区经济命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11日晚,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开幕。本届电影节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电影局、西安市人民政府承办,在“一带一路”倡议发出七周年之际,第四次在西安举办。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国中,陕西省人民政府省长赵一德,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方江山出席。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11日晚在陕西西安开幕。本届电影节为期6天,包括欢迎活动、影片特别推荐、电影展映、电影论坛、电影市场、陕闽交接活动等六大活动和电影嘉年华配套活动。
9月15日,新疆自治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座谈会,与商务部国际贸易与经济合作研究院调研组共同研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彩虹之路》是与舞剧《丝路花雨》一脉相承的反映丝路文化的舞剧。该剧由国家艺术基金扶持,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策划,中国歌剧舞剧院、甘肃省歌舞剧院联合出品。
这是今年以来克服疫情影响,持续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的重要一环。
近日,新疆兵团推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兵团关于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兵团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做出总体部署。
不久前,《“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中外艺术家们申报创作的近200件美术作品集中展出,展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多种类型。
把“一带一路”打造成维护人民健康的健康之路,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取得新成效。
日前,2020年丝绸之路周主场活动发布2019年度“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十大专题展览”,由洛阳博物馆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梦回布哈拉——唐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出土文物特展”入选“十大”榜单。
6月17日,陕西省丝绸之路考古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北大学举行。中心将统筹全省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考古相关工作,促进丝绸之路考古深入实施。揭牌仪式上,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北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
近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推进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的意见》,并就相关内容做了详细解读。
中亚跨境贸易的历史精神正在能源领域复兴。曾让丝绸之路成为世界贸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那张古老的联络网如今再度发挥作用。中亚和南亚国家正在事关本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展开合作,即能源共享,但这尚未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连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卢森堡快速蔓延,卢医疗物资匮乏,形势危急。
3月9日,由巴西全球南方研究所主办的“丝绸之路与巴西”论坛在圣保罗举行。巴西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对巴西的意义”和“疫情之下的合作与前景”等议题交流讨论。与会代表们充分肯定中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举措,对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加强互利合作充满信心。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河南近年来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筑起内陆开放高地。河南的丝绸之路在疫情期间不但没有中断运输,还利用自身优势运送大量抗疫物资,当前运力正在加速回升。
北方丝绸之路是沿线各国共同促进经贸发展的产物,中国的张骞两次通西域,被认为开辟了中外交流的新纪元。北方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促进了欧亚非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就将这条陆上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此后中外史学家都赞成此说,沿用至今。
显示 196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