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的角度来看,美俄关系的停滞不利于新德里的战略利益。如冷战时期一般,印度将不得不在美俄间作出选择。美俄两国的疏远将让俄罗斯更加接近中国,从而限制印度的战略选择。俄罗斯过于依赖中国也不符合印度的安全利益。如果美俄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合作,则会为印度提供更多的战略机动空间。
两国关系的历史业已证明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符合双方的利益。
国国家情报总监丹·科茨在情报界最近的威胁评估中观察到,“中国和俄罗斯比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加一致。”虽然美国观察家担心这种情况已经担心了数十年,但有充分证据表明,两国之间的关系的确已达到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分裂以来最紧密的程度。
在2018年于新加坡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议上,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认为,尽管中俄两国将他们间的关系定义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但两国间存在着“天然无法融合的利益”,因而他们无法形成一种威胁美国长期利益的“大联盟”。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李辉19日在莫斯科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深入促进了中俄战略对接,引领两国关系走向更高水平。
本文简要分析了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当前俄罗斯经济实力和人口出现下降,而中国经济和军事实力实现增长,文章对这一情境下两国力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员Anand Kumar在题为《大国竞争登陆非洲》的文章中称,美国已关注到其全球地位正日益受到中国与俄罗斯的挑战,大国间竞争或将席卷非洲。在过去十年中,美国与欧洲逐步从非洲事务中抽身,而中国却在扩大其在非洲的经济利益,成为了非洲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影响力也由中非共和国扩展到了厄立特里亚。为应对这种地缘战略竞争,美国抛出了“新非洲战略”。
2014年克里米亚冲突爆发后,俄罗斯与中国的合作得到了极大的推动。北京已成为莫斯科的战略伙伴,不仅在政治和外交领域,在能源和军事领域亦是如此。两国已开始加强在不同和特定领域的安全合作,如军事演习、军售、北极安全和网络安全。
尽管有着许多相互善意的断言和对上合组织发展的支持,但中俄两国对该组织政策轨迹的看法存在显著差异,这一因素可能会影响上合组织未来几年作为一种安全机制发展的方式。
中国既有挑战美国霸权的潜力,也有使用它的政治意愿。另一方面,受其历史特征以及苏联解体后所谓的西方羞辱影响,俄罗斯计划重获全球大国地位。本报告主要关注中俄两国以及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
俄罗斯9月举行了“东方-2018”军演,中国军队首次参加俄军演习,这是两国日益密切的国防关系的又一里程碑。中俄国防合作加强或对北约产生重大影响。即使没有正式的联盟条约,这种关系也可为两国带来联盟的一些好处。
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德·阿·梅德韦杰夫于2018年11月5日至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会见了梅德韦杰夫总理,李克强总理同他举行了中俄总理第二十三次定期会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会见了梅德韦杰夫总理。
中国通过“一带一路”的东部延伸保证在俄罗斯境内的立足之处,为未来地缘政治活动奠定基础,并通过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中亚和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性地巩固中国的影响力。
俄罗斯武装部队近期完成了一年一度的大规模军事演习——“东方2018”军演。俄罗斯政府宣称,这是近40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军演。文章认为,人们应注意和思考中国参加“东方2018”军演的意义,以及这对未来中俄关系和中国未来能力的影响。
9月28日,以“‘一带一路’新机遇,中俄关系新发展”为主题的“一带一路”倡议发表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俄关系日益紧密,两国间的贸易和军事合作蓬勃发展。对于中国而言,俄罗斯的作战经验依然值得学习。与中国在远东地区举行联合军演表明,俄罗斯已不会将中国视为一个该地区的中短期威胁。
2013年,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的两场演讲,开启了中国对外政策的“一带一路”新时代。自此,中国与相关国家的交往聚焦于合作共建“一带一路”的主题。这对提升和拓展中国与沿线国家关系,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具有积极意义。对已建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国和俄罗斯而言,“一带一路”同样是夯实两国关系的基础、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重大机遇。
中俄关系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占有特殊地位,是稳定、健康、成熟的国家间关系典范,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成功实践的缩影。中方强调中俄是风雨同舟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方愿同俄方共同规划两国关系下一步发展,引领中俄关系走进新时代。
显示 100 条中的 61 到 8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