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1月14日在莫斯科举行的年度记者会上表示,俄中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因素。
当地时间9月30日晚,“俄罗斯和中国”音乐会在莫斯科音乐剧院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及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社会各界千余人出席音乐会。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5月14日表示,俄中协作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
2024年中俄将迎来建交75周年,两国还将2024-2025年定为中俄文化年。随着中俄经济和外交关系加深,两国间芭蕾舞、戏剧和音乐等文化纽带也在蓬勃发展。
俄罗斯国际问题专家、人民友谊大学副教授奥列格·季莫费耶夫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近年来务实发展,不断把丰富主张转化为具体行动,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东北亚和上合组织战略问题研究部门负责人特列什·马马哈托夫分析说,即将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将聚焦经济、能源、安全等传统议题。
首届中国俄罗斯图书馆论坛24日至25日在莫斯科成功举办,来自中俄两国图书馆界百余名代表参会。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7日在俄首都莫斯科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
俄罗斯总统普京13日说,中国是俄罗斯最可靠的伙伴,俄中贸易额今年有望达到创纪录水平。
俄中两国贸易额加速迈向2000亿美元大关,重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本币结算规模持续扩大,跨境互联互通取得标志性进展,互利合作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在俄罗斯与欧洲经济关系破裂之际,中国正在成为最重要的外贸伙伴。世界工厂需要不断获得资源,而俄罗斯有足够的资源。专家指出,在可预见的未来,没理由认为中国对资源的需求会大幅下降。
2022年2月4日,中俄元首会晤并发表重磅联合声明,双方还签署一系列合作文件,其中包括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签署中俄远东天然气购销协议,以及中国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签署保障中国西部炼厂供油的原油购销合同补充协议。
确保稳定和负担得起的能源供应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需求对于帮助实现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至关重要。扩大俄罗斯天然气的可靠能源供应也符合中国宏大的减排目标。
冬奥会是中国展示其成就的又一次机会。中国正在招待数十位出席冬奥会的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新兴世界的象征,也是中国和俄罗斯未来可能如何合作的象征。
西方政策制定者目前关注俄罗斯和中国是否会联手组成联盟,以及他们是否有机会通过使莫斯科远离北京来应对这一挑战。作者认为,短期内这两种结果都不太可能出现:俄罗斯有很多理由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而莫斯科的决策者认为与西方和解是不可能的,或者在政治上代价太大。
从2014年所谓“向东转”进入活跃阶段起,俄中政府在所有重要外交问题上步调一致。对中国来说,这种关系模式尤其宝贵。汉学家米哈伊尔·卡尔波夫认为,无论如何,莫斯科依然是北京的重要伙伴,因为中国经济需要的大部分烃类化合物来自俄罗斯。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称,美国一些人在能源供应和抑制石油价格上涨问题上挑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而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在俄外交部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强调,“我们将继续加强与好邻居——中国的关系。现在俄中关系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具有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性质。可以说,这是21世纪国家之间有效合作的典范”。
中俄在21世纪更密切合作的主要动机是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以及美国对中俄的持续威胁。如果当前趋势持续,作者预计中俄之间的合作关系将持久不变。如果美国政策没有重大(可能是不受欢迎的)变化,美国政府或军队几乎无法影响中俄关系的发展轨迹。
地中海地区并不是俄罗斯或中国的首要任务。两国在该地区有不同优先事项,他们对这些优先事项的追求也不同,限制了双方积极接触的共同基础。俄罗斯优先考虑其安全存在,而北京则专注于推进经济利益。
显示 97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