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教授宋清润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双方加强合作、深化交流增益两国和地区人民福祉。
“万年上山:稻作之源·启明之光”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近日在埃及亚历山大皇家珍宝馆开幕。上山文化是中国最早的稻作文化,被誉为“远古中华第一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英国商业贸易部负责投资的国务大臣多米尼克·约翰逊在日前举行的英国全球投资峰会上表示,希望在电动汽车领域与中国加强合作,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厂商在英国投资建厂。
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11日对外发布数据,截至10日,中国开远至越南海防间的米轨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开行突破4200列,累计完成跨境货物运输超168万吨。
2021年12月10日,中国同尼加拉瓜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两年来,中尼关系呈现跨越式发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快速推进,为尼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当地民众带来新福祉,两国复交红利不断释放。
智利在读硕士生托马斯·法夫雷加结束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游学之旅后,在个人主页上写下结语:只要世界各国下定决心共同努力,就有希望有效应对气候危机。
2018年12月9日,中国企业承建的挪威第二大桥哈罗格兰德大桥通车。5年来,每天都有数千辆机动车通过大桥穿梭于峡湾两岸,为挪威北部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注入动力。
在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上,与会嘉宾表示,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近年来中老农业合作机制日益完善,农产品贸易和农业投资规模稳步扩大,农业科技合作更加务实发展,中老农业合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福斯)欧洲稳定机制(ESM)总裁皮埃尔·格拉梅尼亚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线上采访时说,他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在现在的经济体量上,中国经济保持当前的增速“令人鼓舞”。
匈牙利萨佐德韦格研究所政治分析中心主任基塞伊·佐尔坦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说,欧盟应积极与中国开展经济合作,避免与中国“脱钩”。
老挝总理宋赛12月7日表示,老挝十分重视新闻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希望加强与中国在新闻、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合作,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12月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老—中合作论坛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论坛发布了中老多领域合作成果,见证了多项合作协议签约,有力推进中老务实合作。
短短几年内,越来越多中国新能源车开始进入北欧市场。
法国法中友协联合会主席阿兰·拉巴日前在法国里昂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欧中都是多边主义的践行者,双方的对话十分关键,有利于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全球发展。
西班牙中国友好协会主席安东尼奥·米盖尔·卡尔莫纳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欧中发展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至关重要,欧中应成为世界繁荣进步的两大关键力量。
荷兰旅游局形象大使、羊角村村长盖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宣布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将让更多荷兰人有机会前往中国,给荷中两国旅游业带来积极影响。
12月1日至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杭州举办。
“第五届世界媒体峰会聚集了数十家非洲媒体,我们要借助这一平台讲好中国与非洲的合作故事。”加纳新闻网总编辑罗杰·阿加纳日前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
显示 7330 条中的 261 到 280 条结果
上合学子共赴文化交流之旅
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夏日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