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27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将开展2019年第六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公布报告称,过去的一年中,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针对不同金融风险分类施策,及时“精准拆弹”,持续推动监管改革,强化日常风险监测与评估。在风险化解和处置过程中,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保障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引起市场关注,个别月份负债规模环比下降催生出中国央行“缩表”、流动性收紧等猜测。对此,央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当前,中国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总体稳健。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6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发布消息称,已在香港成功发行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为2.89%。
9月25日,全国首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主题话剧《春去春又来》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场举行首演。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7元。近年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对外宣布,于7月22日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较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时间提前五个多月。取消许可后,人民银行将强化企业账户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优化企业银行账户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活动旨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诚信理念,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21日通过官方微博透露,将于近期再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在香港成功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分为3个月期和1年期,各100亿元。近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三次成功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均是通过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对外宣布,在香港成功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近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三次成功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
记者13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人民银行近日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610亿新加坡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末,M2同比增长8%,继续保持平稳;M1同比增长2%,较上月有所回升。
中国人民银行10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4.11万亿元,其中2月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8858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累计发行各类债券43.1万亿元,同比多发行3万亿元;债券发行利率明显回落,国债收益率曲线总体下移。
中国人民银行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3.2万亿元,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为87.5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3日发布消息称,已在香港成功发行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继去年11月后,第二次通过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中国人民银行30日发布公告称,为丰富香港高信用等级人民币金融产品,中国人民银行2月13日将通过香港金管局发行两期中央银行票据,共计200亿元人民币。
显示 168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