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近3日已有8个国家及地区密集宣布降息,同时市场热议中国是否跟随性降息。专家认为,短期内中国人民银行大概率会对此前公开市场操作(OMO)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中标利率下降的效果进行观察,而非降息。未来,货币政策组合中结构性政策仍将占据大多数。
中国人民银行3月11日发布金融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057亿元,同比多增199亿元,今年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共增加4.24万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1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的14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1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1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3000亿元的14天期限逆回购操作。当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在2020年开年送上全面降准“大礼包”,释放长期资金8000多亿元。为何选择年初降准?谁将在此轮降准中获益?今年货币政策走向会否改变?这些问题引起市场普遍关注。
中国人民银行20日对外表示,已在香港成功发行了6个月人民币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为2.9%。
中国人民银行27日发布公告称,当日将开展2019年第六期央行票据互换(CBS)操作。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中国人民银行25日公布报告称,过去的一年中,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针对不同金融风险分类施策,及时“精准拆弹”,持续推动监管改革,强化日常风险监测与评估。在风险化解和处置过程中,把握政策节奏和力度,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保障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平稳运行。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引起市场关注,个别月份负债规模环比下降催生出中国央行“缩表”、流动性收紧等猜测。对此,央行日前发布报告称,当前,中国仍实施常态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总体稳健。
中国人民银行28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600亿元。
中国人民银行26日发布消息称,已在香港成功发行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100亿元,中标利率为2.89%。
9月25日,全国首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主题话剧《春去春又来》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场举行首演。
北京时间8月6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中方对此深表遗憾。这一标签不符合美财政部自己制订的所谓“汇率操纵国”的量化标准,是任性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行为,严重破坏国际规则,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据央行网站消息,为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19年8月14日在香港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总发行量为30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2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受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及对中国加征关税预期等影响,今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有所贬值,突破7元。近年在应对汇率波动过程中,人民银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政策工具,有经验、有信心、有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19日对外宣布,于7月22日全面取消企业银行账户许可,较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的时间提前五个多月。取消许可后,人民银行将强化企业账户事中事后监管,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优化企业银行账户服务,助力改善营商环境。
活动旨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诚信理念,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21日通过官方微博透露,将于近期再次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中国人民银行5月15日在香港成功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分为3个月期和1年期,各100亿元。近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三次成功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均是通过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15日对外宣布,在香港成功发行了20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近半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已三次成功在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
显示 175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