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可以被大胆地称为“中国年”,中国已从全球消费品工厂转变为一个主要工业强国。
随着“脱碳”成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世界性课题,“中国制造”在关键的可再生能源领域正风靡全球。
中国3月出口同比增长14.8%,远超市场预期,扭转连续数月衰退的趋势,也彰显大陆市场活力加速恢复。
记者走进全球铝车轮行业首家“灯塔工厂”——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铝车轮六号工厂,这里代表着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的高端水平。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3年伊始,一批作为创新主体的中国企业正提前谋划、主动布局,以科技创新的活力向全球市场进发。这其中正不断冒出新面孔,敢闯、敢投、敢拼的底气来源于对科技持之以恒的投入。
2月11日8时,上海南港码头,新加坡籍“如意2”轮装载着18片风力发电机叶片和503件配套配件驶往日本;2月11日13时30分,中国香港籍“明勤”轮抵港,将在本港装完42片风力发电机叶片和800件配套配件后驶往新西兰。
近期,全国多地港口陆续公布2022年成绩单: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世界第一,上海洋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世界第一,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0年位居世界前4,青岛港集装箱量跃居世界第5……
中国要在长期由西方国家占据的高端制造市场分一杯羹,将面临地缘政治和国际合作困难等挑战。
内蒙古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二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1月10日消息指,18辆“中国制造”的公交车9日已从二连浩特公路口岸出口至蒙古国。
1月5日至8日,2023年美国消费电子展(CES)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举行。该展会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之一,是观察国际消费电子业态最新趋势的风向标。
当下,众多中国服装品牌已“走出去”,大受国际市场追捧。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中国服装出口106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0%。在出口服装中,中国高定西装全球热度持续升温,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制造”的魅力。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等18部门联合印发《进一步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从推动民生消费质量升级、增强产业基础质量竞争力、引导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优质发展、促进服务品质大幅提升等方面进行了具体部署。
阿联酋阿布扎比港25日举行仪式,欢迎中国制造的全球首艘大型动力定位浅水特种勘探船“东方物探创新者”号加入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海上三维勘探项目。
泰国M6&M81城际高速公路收费站PPP项目,是泰国交通部基础设施投资战略行动计划和财政部PPP快速通道计划中的旗舰项目之一。2021年11月,中国中铁二局与泰国STECON公司签约参建该工程的土建EPC项目,带着70余载风雨兼程积累的筑路经验,进入泰国
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10年出生的许多中国人一样,王舒欣精通数字技术,成长过程伴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使她比前几代人更具有文化自信,而且愿意花钱购买国内品牌。 在中国年轻人的眼里,“中国制造”创造了一种被称为“国潮”的消费趋势,催生了将中国文化元素和传统主题融入产品营销活动的本土品牌。
在法国,受欧洲能源危机以及即将到来的“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购物季等因素影响,中国制造的电热产品销售火爆。
慕尼黑国际工程机械博览会于24日至30日在德国南部城市慕尼黑会展中心举行,吸引了约6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100家参展商,其中,徐工集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山河智能等约90家中国企业携新技术、新产品参展。
走进浙江省慈溪市富运电器有限公司的车间,一台台刚走下生产流水线的暖风机正在技术工人手中完成最后的质检程序,即将出口到波兰等欧洲国家。
第132届广交会正在线上举行,300多万件“中国制造”产品在“云端”集中亮相。记者17日登录广交会线上平台看到,当中不少展品为新产品,成为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利器”。
记者从天津港集团获悉,13日,“利莎”轮在天津港环球滚装码头顺利完成装船作业,搭载着由中车唐山公司制造的首批两列地铁列车,驶往葡萄牙。该批列车是中国国内首个出口欧盟的城轨项目。
显示 203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