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由商务部主办,浙江师范大学、金华市委宣传部、金华市外办承办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媒体人士研修班正式结业。
由中国驻斯里兰卡大使馆主办的“中国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6月25日在位于马拉贝的斯里兰卡男子模范学校举办。在中国老师们的指导下,斯里兰卡“00后”学生们写书法、学剪纸、练武术,沉浸式体验万里之外的中国传统文化。
在这场由广东省东莞市委宣传部、东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展览中,微石文化、玩乐童话、漫博、东秀、华旺等11家东莞潮玩企业展出了200余件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潮玩产品。
近年来,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民众共同参与端午庆祝活动,在沟通交流中汲取文化营养。在中国多地举办的端午节系列活动中,国际友人的身影随处可见。
“中文热”在全球持续升温,彰显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相信随着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日益提升,中国语言文化的海外热度也将持续升温,不断“圈粉”。
第23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日前在英国、安哥拉、厄瓜多尔、以色列和波黑等国举行。
5月23日及24日,由卢森堡中国文化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的“中国文化体验营”卢森堡中学生专场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卢森堡三所中学的约140名师生体验学习中国民族乐器中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土家族摆手舞、武当太极、武当拳等,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28日举办“加强经济合作,感知中国文化”新南威尔士州工商界走入总领馆活动。
灯笼、福字、熊猫、汉服,在第29届拉巴特国际书展现场,摩洛哥哈桑二世大学展台中国韵味十足。中国文化问答和书法展示引来不少观众互动,气氛活跃。
延明告诉记者,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影响最深的四个字就是“爱国爱家”。在包容、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启发下,他更加热爱非洲、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人,并且一直保留着那份将中国文化带回非洲的初心。
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推荐的中国旅马青年琵琶演奏家郭梅近日应邀参加在戈佐岛举办的第17届高丽塔纳国际音乐节,并在该岛维多利亚市举办琵琶独奏专场音乐会。
3月28日,“爱Show东盟”(I Show ASEAN)中国-东盟青年故事汇活动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东盟国家的青年们以各自亲身经历,将中国与东盟之间民心相亲的故事娓娓道来。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卫星社采访了今年在俄罗斯庆祝春节的中国学生和老师,他们表示,今年莫斯科举办的系列春节庆祝活动让身处异国他乡的他们感受到特别浓厚的年味,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
由中国驻布达佩斯旅游办事处和匈牙利布达佩斯动物园联合举办的“我心中的中国龙”彩绘灯笼颁奖仪式24日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成功举办。
当地时间17日晚,由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孔子学院与巴黎十三区区政府共同主办、巴黎风雅亚欧音乐交流协会协办的原创音乐情景剧《青蛙与琵琶仙女奇遇记》在巴黎完成首演。
俄罗斯圣彼得堡15日举办第八届中小学春节联欢节,吸引当地18所学校的600多人参加,包括部分幼儿园孩童。
“爸爸,为什么要给龙画眼睛呀?”4岁的墨西哥女孩奥迪娅骑在爸爸脖子上,好奇地向前张望。
家住美国得克萨斯州北部的朱丽叶·托马斯坚持学中文已有10年。她的微信头像是一个白底蓝色大大的“懒”字。
为期5天的第75届法兰克福书展于22日闭幕。近百家中国出版单位携5000多种精品图书和出版物参展,举办十余场融合中外文明、促进交流互鉴的精彩活动,成为书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认为,目前在葡语国家缺乏优秀的汉葡双语人才,建议发挥澳门的平台和桥梁优势,大力培养汉葡双语人才,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显示 180 条中的 41 到 6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