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布的今年前两个月经济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包括投资、消费、工业生产等在内的核心指标均明显回升。海外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开年呈现出暖意,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展现出韧性,未来增长前景可期。
多重风险挑战下,开年中国经济恢复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2月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新动能继续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全球环境更趋复杂严峻背景下,部分在华外国商会报告显示,稳步复苏的中国经济,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持续改善的营商环境,吸引诸多外资企业坚定长期植根中国市场信心。
新华社记者近期采访的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稳增长政策预计仍将继续出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将涌现更多投资机遇,房地产市场将保持平稳健康发展,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长期向好。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以自身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不断为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中方将更加积极地融入全球市场,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实现全球包容、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泰国开泰银行高级副总裁蔡伟才日前在曼谷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下行压力加大之际,中国继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将助力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0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8.1%,中国经济总量连续第二年超过100万亿元。以美元计价,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海外专家普遍认为,得益于对疫情的有效防控,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不断为世界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与活力。
中国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显示,按不变价格计算,202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胡逸山17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专访时表示,2021年中国经济表现亮眼,对稳定世界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7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经济答卷备受关注。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年,中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经济成为引领世界经济恢复的重要力量。
经济增速8.1%、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人均GDP突破1.2万美元、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17日公布的2021中国经济“成绩单”备受各界关注。
中国经济即将走过2021年、开启2022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放眼未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重要判断。
临近年末,多家华尔街投资机构加大力度布局中国市场,期待在新的一年中分享中国发展红利。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在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中保持了经济发展全球领先地位,中国经济展示出其特有的潜力与魅力,为世界经济稳步复苏持续提供强大动力。
读懂中国经济,一个直观的视角就是市场供需两端的变化。最新出炉的10月中国经济“成绩单”显示,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工业生产稳中有进,消费市场运行稳中有升,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优,供需两端都有积极新变化,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进博会是扇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走在偌大的展馆中,随处可见涌动人潮、首发首秀轮番登场,合作共识不断达成,人们真切感受到中国经济的暖意和新意。
第四届进博会展馆内连日来的火热景象,成为强劲“进博磁力”的生动写照。全球企业共赴“进博之约”,用实际行动为中国经济投出“信任票”,彰显中国经济强大的吸引力。
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毛旭新日前表示,作为从新冠疫情冲击中率先恢复的主要经济体,中国经济今年前三个季度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强劲韧性,相信后疫情时代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将起到更重要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亚太部助理主任、中国事务主管黑尔格·贝格尔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视频专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面临一些风险,但中国政府有相应的政策工具,能够应对这些风险。
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9.8%,两年平均增长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4.9%。
显示 1267 条中的 241 到 260 条结果
上海举行第八届进博会“进博专线”发车仪式
第47届东盟峰会及系列会议在马来西亚开幕
“洋中医”中国求学记
2025赤水河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