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在调整防疫措施后恢复经济活动,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愈发被看好。
彭博社对经济学家进行的最新调查的预期中值显示,2023年中国经济预计增长5.1%,2024年预计增长5%,高于上个月调查的4.8%和4.9%。
1月17日,2022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公布。中国经济总量超过120万亿元,折合美元超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比上年增长3%,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
在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在名为“中国发展新篇章”的专题会议中,对于优化了防疫政策的中国,与会者们对该国经济前景做出乐观预测。
中国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1月18日在北京表示,中国经济近三年年均增长4.5%,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他强调,中国经济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
中国去年四季度及全年经济数据均好于预期,人们由此更加乐观地认为,中国经济可能迎来复苏。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随着国家对科技的投资,电信成本迅速下降,从而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中国近期宣布优化防疫措施,居民开始恢复正常的工作、生活,这表明今年消费和经济活动将逐步复苏。
中国多个重点省份已经提出了2023年的增长目标,其中不少地方都设定在5%以上,从而为中国经济2023年的发展路径提供了第一批线索。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升温,乐观情绪正在回归中国经济。中国的投资者情绪正在大幅改善,自去年末官方宣布结束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以来,市场经历了一轮牛市。
随着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将防疫政策的“紧身衣”甩掉,预计其石油消费量将在今年创下新高。这将提振全球需求前景和油价。
金融电商平台“财经世界”的金融专家安东·克拉夫佐夫表示,中国看来已经开始逐步将人民币推向全球金融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正连续走强。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表示,要让经济增速达到区间上限,消费者支出需要增长6%以上。
中国2023年经济将更具活力。高盛集团表示,得益于中国重新开放和一些关键政策转变,中国股票或将再涨15%,而人民币料将触及数月来的最高水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有所下降,其中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7%、41.6%和42.6%,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
经济增长重回首要位置。中国的国内消费有望得到恢复和提振。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优化,北京将为居民和民营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有望较快恢复到“正常轨道”上来。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尽管面临外需放缓与扩内需方面的挑战,但中国持续优化防疫措施,物价有望保持温和,财政、货币等政策配合精准发力,中国经济有望成为全球少有亮点之一,继续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复苏主引擎,中国市场走势偏乐观。
中国优化防疫措施后,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今年经济复苏充满信心,外资继续大举买入港股、A股和中概股等中国资产。
对投资者来说,中国内地重新开放的时间比预期要早。尽管存在短期担忧,经济学家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前景持乐观态度。
显示 1265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安徽歙县:土楼晒秋
首批俄罗斯免签旅客入境
重庆中亚班列去程今年前8月发送货值近6亿元
构筑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