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呼吁非洲青年最大限度地参与中非合作,以促进非洲大陆的社会经济转型。
埃塞俄比亚是中非合作的先行者。中国政府致力于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其他计划支持埃塞实现发展愿望。显然,两国正在稳步促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全球发展倡议下开启富有意义的合作,并推动中非合作论坛之下“九项工程”的实施。
中国仍将是非洲发展征程中的关键。日益成熟的中国对非贸易和投资,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技能、技术、物流、能力,将在未来几代人的时间内为非洲经济和社会转型提供助力。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该倡议因其在双赢战略下打造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宏伟目标而备受国际关注。
非洲国家更需要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对修建基础设施产生了重大影响。
从有约半个世纪历史的坦赞铁路,到今天的疾控大楼,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提质升级,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卫生、减贫惠农等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增添一笔笔鲜活注脚,中非人民的“合抱之手”越握越紧。
2023年,是中国真实亲诚对非洲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提出10周年。10年间,中非合作不断深化拓展、提质升级,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迈入新时代。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发展中国家首当其冲。粮食短缺、高通胀、气候变化等因素对不少非洲国家产生冲击。推动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韧性的发展成为共同期待。
中国许多省市也支持更多本地公司按照中央政府的政策在非洲投资,从而促进双边贸易。
今年是非洲联盟成立20周年。报道称,非洲大陆最近一段历史中的重要章节,是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虽然中国与非洲大陆的交往可以追溯到很多个世纪以前,但中国在非洲争取独立以及确保非洲国家独立后的发展方面发挥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近来,中非合作不断传来好消息。长足进步的中非友好合作以事实证明,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与非洲始终是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好朋友、好伙伴、好兄弟。有外媒评价,中非关系正迈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阶段。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的中国,正成为非洲的合作首选。
很多人都对中国如何在拉丁美洲赢得盟友和市场津津乐道,但北京的投资利益并不仅限于拉丁美洲。近年来,北京已开始将投资视线看向非洲,并逐渐取代欧盟在非洲的地位。
中非合作论坛开始更多地倾听非洲领导人的意见和建议,更多地提到非盟的《2063年议程》。中非关系聚焦共同的长期目标,这些会议的目的就是和非洲领导人协商协调中国在非洲的对外政策目标。中国通过平等开发和反西式资本主义的口号和非洲国家形成结盟,力图建立一个泛非洲贸易体系,大力消除贫困。
作为中非首份共同推出的中长期合作计划,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以下简称“愿景”)尤其值得关注。愿景为到2035年中非合作设定了总体框架。文件发布的时机、对事件的描述、以及经济合作的内容值得关注。
与2018年论坛相比,中国对非洲公共贷款减半,但承诺额外提供10亿支新冠肺炎疫苗,并计划就应对气候合办高级别峰会。在2006年到2015年的每一届论坛上,中国承诺金额至少翻倍,2018年达到惊人的600亿美元。今年首度走低。
中非合作共建职业院校、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邀请非洲青年来华学习进修……中非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务实合作,既为非洲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也为中非友好合作增添新的内涵。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于2022年1月4日至7日展开了对厄立特里亚、肯尼亚和科摩罗的访问。但此次访问并非一切照常。它标志的是中国在非洲之角外交政策的巨大变化。该地区现在成为地区和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新漩涡。王毅披露了中国支持全方位应对该地区动荡局面、确保可持续安全和支持发展的构想。
2021年11月29日至30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一项开创性的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宣言——《中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宣言》。这份联合声明以及峰会后发布的其他3份重要文件,预计将对中国在未来几年如何与非洲交往和实施其国际发展战略产生深远影响。
近日,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闭幕,并发表关于进一步扩大合作的若干声明。这已经是自2000年10月北京启动这一会议以来的第八次。但与那时不同的是,中国早已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融资者和最活跃的投资者。
显示 221 条中的 101 到 120 条结果
塔吉克斯坦青年李小龙的中医缘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第137届广交会二期闭幕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