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经济学家、国际问题专家拉本贾·克劳迪奥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在全球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推行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为推动非洲融入全球价值链发挥重要作用。
作为今年中非经贸领域最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近日在湖南长沙圆满落幕。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期间,来自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加纳、莱索托等非洲多国的30余位媒体机构官员和代表齐聚于长沙,展开了一场感知中国脉动、深化中非情谊的探索之旅。
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考验,中非经贸已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将携手打造怎样的未来?6月12日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6月12日至15日在中国湖南长沙举办。走进会展中心,记者看到,中国参展企业的讲解员正在为前来观展的非洲客户介绍多年生稻技术,非洲客户频频点头并不时记下要点。
记者从6月15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成果通报会上获悉,本届博览会经组委会审核发布的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项目金额增长10.6%。
6月12日至15日,以“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举行。在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内,来自中国和非洲的参展商、采购商、观众们热诚交流,共同探讨中非贸易新前景。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正在湖南长沙火热进行。非洲特色产品漂洋过海与国产好物齐聚一堂,各界人士围绕“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共商合作机遇,中国和非洲,远隔万里的两片发展热土多维度发力,携手共绘互利共赢新图景。
6月13日发布的这两份报告显示,从2005年到2023年的18年间,中非商品贸易额增长超过6倍,农业、制造业与数字服务贸易等领域则以超越整体增速的势头,推动中非贸易从过去的资源型单一贸易逐步向多元化、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方向转型。
正在湖南长沙举办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一种由卢旺达辣椒制成的辣椒酱受到广泛关注。它辣度高,味道浓烈,让“无辣不欢”的湖南消费者们直呼过瘾,纷纷驻足品尝,成为博览会上炙手可热的产品。
在“千丘之国”卢旺达的东方省,一家名为加绍拉农场公司的本土企业,正以辣椒为媒,将逐梦农业振兴与国际合作的故事娓娓道来。从这里出发,卢旺达与中国之间的一条“辣椒”全产业链合作之路正悄然铺开。
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新华社记者遇到了一位黑皮肤的“中国博士”,在与他的交谈中,感受中非跨越山海的情谊。
以“跨越山海 光影共情”为主题的2025中非电影周6月12日晚在湖南长沙开幕。
依托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这一平台,中非各方都致力创新合作路径与模式,通过深化合作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成果,也为中非经贸合作注入新的动能。
6月12日,中国内蒙古乳业企业走进非洲对接洽谈会在湖南长沙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6月12日,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在长沙举行。本届博览会以“中非共行动 逐梦现代化”为主题,会期4天。
纳米比亚国际关系与贸易部6月5日发表声明说,即将举行的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是中国与非洲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中非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更多中企在非洲通过“产工贸一体化”的创新模式,书写中非合作的新篇章。
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专题活动“中非经贸合作项目落地方案推介活动”将于6月13日上午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记者从湖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截至6月3日,已有48个非洲国家、9个国际组织、27个国内省区市和47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2.8万人报名参加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显示 54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