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中非经贸博览会永久落户湖南以来,中非经贸合作成效显著。依托中非经贸博览会和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两大国家级平台,湖南着力打造“五大中心”,即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加工中心、中西部对非合作物流人流中心、地方对非经贸合作促进中心、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研究中心和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市场力量与民营角色》报告近日在京发布。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的发布会上,与会中非政商界人士、各国专家学者对中非经贸合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企业的对非投资,为当地推进工业化、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毛里求斯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国同非洲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将进一步提升中毛两国相互开放与互利合作水平,为两国企业到对方国家投资兴业提供更多便利,也有利于引领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和筹备,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推迟启动的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于1月1日正式实施。分析人士认为,尽管面临新旧困扰和内外挑战,一个最终有望覆盖54国、12亿人口的大市场登上世界舞台,将助力非洲大陆实现结构转型,为后疫情时代非洲经济复苏提供新动力,也将为中非经贸合作“拾级而上”提供新契机。
2021年1月1日,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启动仪式在线上举行,非洲大陆自贸区秘书长梅内宣布非洲国家正式开始在自贸区内进行贸易活动。
8月23日,记者从在长沙召开的“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成立大会”上获悉,中非农业发展与合作基地正式落户湖南农业大学。
近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一期《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展望》报告,预测2019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的经济增长为3.2%,较今年4月份该组织的预期下调了0.3个百分点。
中国与毛里求斯17日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非洲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这一协定将为深化中毛经贸关系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为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内涵,为中非经贸合作提供新契机。
随着中国与非洲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多,跨境电子商务为双方商贸合作带来新机遇。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有效对接中非之间的产品和需求,是目前很多业界人士正在努力探索的领域。而培养当地人才,是构建完整电商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
初夏,三湘四水,绿意盎然。27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长沙拉开帷幕。这是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的重要举措,标志着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经贸活动平台落地。
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27日在湖南长沙拉开帷幕,中非友好大家庭届时齐聚星城,奏响合作发展新旋律。
加快产业升级、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实现绿色发展,是不少非洲国家高度关切的发展重点,也是中非合作的重要着力点。伴随“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落地生根,中非经贸合作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为非洲经济带来持久发展动力。
在4日于北京举行的“华商在非洲”研讨会暨《世界华商发展报告2018》发布会上,多位专家表示,华商既了解中国,也通晓所在国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应该发挥华商在中非经贸合作中独特的桥梁作用。
“有人问,一直在探讨的中国外贸市场多元化,非洲能不能有突破?”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8月20日的《中非互助与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中非关系研讨会暨系列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表示,中非经贸合作将迈上新的台阶。
在3日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说,2017年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落实的关键之年。上半年,中非双方加快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政策资金红利不断释放,政府间经贸互访频繁,重大经贸合作项目持续推进,中非贸易和投资合作集聚新动能,实现新发展,中非经贸合作主要呈现三大亮点。
显示 35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