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盔头是传统戏曲中演员所戴各种冠帽的通称,河北省定兴县盔头制作技艺己有近400年的历史,2017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许茂臣制作的“许氏盔头”以美观大方、做工精细、符合剧情和朝代特征而成为当地的金字招牌。为传承非遗文化,该县搭建平台载体,持续开展盔头制作技艺培训,扶持盔头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2008年9月15日,《经理日报》(现《企业家日报》)报道,泸州老窖公司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这是四川泸州市唯一一家入选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的企业,也是全国白酒行业的唯一一家。
1月17日,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举办《阿霞书记》电影招待会。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杰鑫、影片导演吕永以及来自中马两国多所高校师生代表、电影人和当地民众近百人出席并交流研讨,共迎新春佳节。
近年来,安徽芜湖市繁昌区繁阳镇城西村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契机,不断创新经济发展新思路,委托有资质的评估公司对村所有集体资产房屋租金进行评估,并进行公开招租。2022年,村集体房屋对外租赁收入26.185万元。
近年来,萧县在全县范围内创新推行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断延伸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触角,拓展丰富合作社服务功能,着力构建“村社一体”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支部有作为、土地提效益、群众得实惠、集体增收入”的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安徽淮北市烈山区南园村党总支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先后成立“南园村新家园三农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南园村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组织带领农民群众抱团发展,形成贯穿“种、收、储、售”全过程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近期,安徽蒙城县“四加强”全方位、多层次、全领域推进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法律需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联结工农、沟通城乡,农产品加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从种养业延伸出来,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也是构建农业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2023年1月9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浍南镇安子口村迪宇食用菌大棚种植基地,村民在采摘成熟的双孢菇,准备供应市场。
萧县刘套镇持续加强机制建设,完善道路等基础设施,促进乡村振兴在刘套取得新成就,获得新实践。
兰桥镇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14个,设置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大讲堂等设施,配备活动物品,完善活动功能,打造群众精神文明家园。
日前,“2023年三十岗乡第二届水源地农产品电商年货节”在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举行,每个摊位都围满了前来采购的市民。
近年来,五河县浍南镇引导群众立足养殖优势,让群众走“羊”路,发“羊”财,让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大阳村座落在繁昌著名景区红花山麓,这里民风淳朴,群山环抱,古树参天,翠竹青青,风景优美。
1月5日下午,安徽芜湖银保监分局局长郑立、副局长邢丽和太平人寿芜湖支公司总经理刘海峰等一行来到繁昌区繁阳镇缸窑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并慰问选派干部和困难群众。
2023年,安徽宿州埇桥区将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关键抓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为着力破解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近年来,安徽五河县朱顶镇积极实施“送技到田”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因地制宜,精心指导,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广到田间地头。
回首2022,克服多重挑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深化;展望2023,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信号更加鲜明,举措更加精准。
近年来,安徽灵璧县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根本举措,把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以产业振兴引领乡村五大振兴。
近年来,安徽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积极探索“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结合村情实际,通过党支部带领创办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让村民真正享受到发展产业带来的红利。
显示 1304 条中的 361 到 38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丨两万公里的电动之路 从扬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